绵潭山馆十咏为坳堂郎中赋其一葆真堂

翁方纲

德全鸡似木,忮绝瓦谁飘。
目击温伯雪,使人意也消。

拼音

dé quán jī sì mù,zhì jué wǎ shuí piāo。
mù jī wēn bó xuě,shǐ rén yì yě xiāo。

注释

  1. 德全鸡似木​​:典出《庄子·达生》”纪渻子养斗鸡,十日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喻修养至境。
  2. ​​忮绝瓦飘​​:化用《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指无争之心。
  3. ​​温伯雪​​:楚国高士(《庄子·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孔子见之”不言而心服”)。

译文

德性完备的斗鸡静如木雕,无争之心连飞瓦也不忍惊扰。
亲眼见到温伯雪子的风范,便使人心中的杂念顿消。

背景

本诗作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翁方纲43岁为友人坳堂郎中的山馆题咏。诗人以《庄子》两典起笔,通过”木鸡瓦飘”的哲学意象与”温伯雪”的人格象征,在二十字中浓缩道家”葆真守拙”的思想精髓,展现乾嘉学者对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生活实践。

赏析

  1. ​​哲学意象​​
    (1)”木鸡”喻示”德全”的终极修养境界;
    (2)”瓦飘”以物理现象阐释”无忮”的心理状态。
  2. ​​人物象征​​
    (1)”温伯雪”作为不言而化的精神符号;
    (2)”意消”二字写观者被净化的心理过程。
  3. ​​炼字艺术​​
    (1)”似”字连接具象与抽象,”谁”字强化物我合一;
    (2)”击”字突出视觉冲击力,”消”字状精神升华。

评价

  1. ​​当世评点​​
    (1)钱载赞”德全忮绝”:”十字括尽《庄子》精华”;
    (2)袁枚批评用典过密,”有违诗家自然”。
  2. ​​后世定位​​
    (1)《清诗纪事》列为”乾隆哲理诗典范”;
    (2)钱穆指出此诗体现”乾嘉学者以考据通义理的学术路径”。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