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
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
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冷然列子风。
拼音
lǎo shù qiū yīn cūn lù àn,cán xiá lǐng biǎo xī yáng hóng。
rén pán jué dèng chū yún bèi,niǎo duò hán yān mò yǔ zhōng。
rù sāi wàn shān qīng lù dǐng,chuān lín yī qìng xiǎng mó kōng。
bù yīng gèng liàn fú shēng lè,hǎo yù lěng rán liè zǐ fēng。
注释
- 列子风:典出《列子·黄帝》”御风而行”,指超然境界。
- 绝磴:险峻石阶(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摩空:形容声音上达天际(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
古树秋荫笼罩着昏暗的村路,天边残霞染红山岭的夕阳。
人沿着险峻石阶攀至云层之上,飞鸟坠入寒烟消逝在雨幕中央。
边塞的万山露出青色峰顶,林间一声钟磬响彻云霄高昂。
不该再贪恋这浮世的欢愉,且让我乘着列子般的冷风翱翔。
背景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谭嗣同34岁于变法前夕登高所作。诗人以”老树残霞”的萧瑟意象起笔,通过”人攀云背”的艰辛与”鸟没烟雨”的苍茫,在”磬响摩空”的宗教体验与”御风而行”的超脱宣言中,展现维新志士在历史转折关头的精神升华与决绝姿态。
赏析
- 空间建构
(1)垂直:”绝磴云背”的攀登与”磬响摩空”的声波上升;
(2)水平:”万山露顶”的辽阔与”列子风”的无际延伸。 - 感官交响
(1)视觉:”夕阳红”与”青露顶”的冷暖色碰撞;
(2)听觉:”一磬响”打破”寒烟雨”的寂静。 - 炼字艺术
(1)”盘”字写迂回攀援,”堕”字状飞鸟失控;
(2)”御”字将道家典故转化为革命激情。
评价
- 当世评点
(1)梁启超赞”磬响摩空”:”七字尽得维新气象”;
(2)康有为批评”列子风”过玄,”未若直抒壮怀”。 - 后世定位
(1)《晚清四十家诗钞》列为”戊戌变法诗史性文献”;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谭嗣同融合儒道精神的哲学突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