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颂

谭嗣同

朝修止观,忘志矧气。
饔而治事,无事书字。
抑或演算,博诸工艺。
日中体操,操已少愒。
治事方殷,否则诵肄。
倦又钞写,抵飧斯既。
遏此言笑,昏乃治事。
中宵无文,磅礴惟意。

拼音

zhāo xiū zhǐ guān,wàng zhì shěn qì。
yōng ér zhì shì,wú shì shū zì。
yì huò yǎn suàn,bó zhū gōng yì。
rì zhōng tǐ cāo,cāo yǐ shǎo qì。
zhì shì fāng yīn,fǒu zé sòng yì。
juàn yòu chāo xiě,dǐ sūn sī jì。
è cǐ yán xiào,hūn nǎi zhì shì。
zhōng xiāo wú wén,páng bó wéi yì。

注释

  1. 止观​​:佛教修行法(《摩诃止观》”止是禅定,观是智慧”),指晨间冥想。
  2. ​​矧气​​:杂念(《庄子·达生》”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矧”为文言连词,此处引申为纷扰之气。
  3. ​​磅礴惟意​​:化用《庄子·逍遥游》”磅礴万物以为一”,指夜间精神自由驰骋。

译文

清晨修习止观禅法,忘却杂念澄净心志。
早餐后即处理实务,闲暇时便练习书法。
有时也钻研数学演算,广泛涉猎各类工艺。
正午进行体操锻炼,运动后稍作休憩。
公务繁忙时专注办事,否则便诵读经典学习。
疲倦时转而抄写文章,直至晚餐方才停笔。
克制一切闲谈说笑,入夜继续勤勉治事。
待到深夜不作文稿,只任磅礴之意自由驰骋天地。

背景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谭嗣同32岁在南京候补知府期间。诗人以佛教”止观”修持开篇,通过”治事-学习-体操-抄写”的日程安排,在”磅礴惟意”的收束中,展现维新志士将传统修身、近代科学、实业技能与体育锻炼熔铸一体的日课体系,反映其”经世致用”的改革思想与严苛自律的实践精神。

赏析

  1. 时间结构​​
    (1)线性叙事:从晨至夜的完整日程;
    (2)循环节奏:治事与修习交替的张力。
  2. ​​中西融合​​
    (1)”止观”体现佛学修养,”演算”代表西学钻研;
    (2)”体操”引自日本军国民教育,”工艺”重视实业救国。
  3. ​​炼字艺术​​
    (1)”忘”字写精神净化,”博”字状知识广度;
    (2)”磅礴”双声词状思维自由度。

评价

  1. 当世评点​​
    (1)梁启超赞”磅礴惟意”:”五字尽得维新者气象”;
    (2)康有为批评”演算工艺”过实,”有损诗境”。
  2. ​​后世定位​​
    (1)《晚清四十家诗钞》列为”近代知识分子日课诗典范”;
    (2)胡适指出此诗体现”谭嗣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