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崙。
拼音
wàng mén tóu zhǐ sī zhāng jiǎn,rěn sǐ xū yú dài dù gēn。
wǒ zì héng dāo xiàng tiān xiào,qù liú gān dǎn liǎng kūn lún。
注释
- 张俭:东汉党锢之祸中逃亡的义士(《后汉书》”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喻指流亡的维新同党。
- 杜根:东汉谏官(《后汉书》”根诈死三日,目中生蛆”),指期待东山再起的志士。
- 两昆仑:一说指康有为与梁启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一说指生死两种选择都如昆仑山般崇高。
译文
想到张俭逃亡时百姓的庇护,
更期待杜根般忍辱复起的同侪。
我横执长刀仰天大笑——
无论离去或赴死,肝胆都如昆仑山般巍然不改!
背景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谭嗣同34岁于戊戌政变后狱中所题。诗人以东汉党锢典故起笔,通过”望门投止”的群体抗争与”横刀向天”的个人抉择,在”肝胆昆仑”的终极宣言中,完成维新志士从”变法”到”流血”的精神升华,成为中国近代改革史上最壮烈的诗性证言。
赏析
- 历史互文
(1)用东汉党锢映射戊戌党争,揭示专制迫害的循环;
(2)”昆仑”意象突破传统,赋予生死同等价值。 - 声音造型
(1)”笑”字颠覆就义诗的悲情传统;
(2)双”昆”叠韵如金石相击,铿锵有力。 - 炼字艺术
(1)”横”字写就义姿态,”向”字强化精神维度;
(2)”两”字将二元对立升华为辩证统一。
评价
- 当世评点
(1)梁启超泣血记诵:”二十八字血写中国魂”;
(2)顽固派批”向天笑”为”逆贼猖狂”。 - 后世定位
(1)《中国近现代诗歌史》尊为”近代烈士诗巅峰”;
(2)钱穆指出此诗体现”谭嗣同将陆王心学转化为革命实践”。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