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和中丞公韵

查慎行

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
栀额黄添晕,檀心蜜作香。
折应伤岁暮,力欲挽春阳。
待共梅花笑,先期耐雪霜。

拼音

yī zhī kāi yì yù,dú xiù diàn qún fāng。
zhī é huáng tiān yūn,tán xīn mì zuò xiāng。
zhé yīng shāng suì mù,lì yù wǎn chūn yáng。
dài gòng méi huā xiào,xiān qī nài xuě shuāng。

注释

  1. ​​中丞公​​:指钱珏(字霖玉),康熙朝曾任河南巡抚(《清史稿》),查慎行诗友。
  2. ​​栀额​​:以栀子染额(《汉武故事》”帝观栀子花,命宫人染额”),喻腊梅花色。
  3. ​​檀心​​:浅红花蕊(苏轼《腊梅》”玉蕊檀心两奇绝”),指腊梅内瓣。

译文

这一枝腊梅绽放在他乡,以孤傲之姿冠绝群芳。
如女子额黄般添了淡淡金晕,花心似檀香又似蜜糖芬芳。
若折下它必伤岁暮寂寥,它却竭力要挽留一缕春光。
等着与梅花共绽笑颜,先独自忍耐冰雪风霜。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查慎行45岁随钱珏在河南时唱和之作。诗人以”异域独开”的孤高起笔,通过”栀黄檀香”的感官描写与”挽春耐霜”的精神拟人,在”待共梅笑”的期许中,展现清初士人在宦游中对坚贞品格的自我砥砺,兼有对友人的共勉之意。

赏析

  1. 拟人艺术​​
    (1)”独秀”显孤傲,”挽春”见担当;
    (2)”耐雪霜”与”待共笑”构成精神成长序列。
  2. ​​感官交响​​
    (1)视觉:”栀额黄晕”写花色渐变;
    (2)嗅觉:”檀蜜”联觉转换香型层次。
  3. ​​炼字艺术​​
    (1)”殿”字写花中至尊,”挽”字赋植物人力;
    (2)”耐”字既写植物特性,亦喻士人操守。

评价

  1. 当世评点​​
    (1)钱珏和诗赞:”‘挽春’五字尽得腊梅魂魄”;
    (2)王士禛批评”蜜香”过俗,”未若清雅”。
  2.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咏物唱和诗上品”;
    (2)林昌彝指出此诗体现”查初白以宋诗理趣入咏物的特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