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鸿客金陵览古集

查慎行

神伤叔宝鬓初斑,诗草年年手自删。
莫问六朝兴废事,谢家名句有江山。

拼音

shén shāng shū bǎo bìn chū bān,shī cǎo nián nián shǒu zì shān。
mò wèn liù cháo xīng fèi shì,xiè jiā míng jù yǒu jiāng shān。

注释

  1. 余鸿客​​:余怀(1616-1696),字鸿客,号曼翁,明遗民诗人(《清史列传》),著有《金陵览古》。
  2. ​​叔宝​​:南朝陈后主陈叔宝(《陈书》),此处双关余怀晚年境遇。
  3. ​​谢家名句​​:指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代表六朝文学遗产。

译文

为陈叔宝伤神的你鬓发初白,年复一年亲手删订诗稿沉吟。
不必追问六朝兴亡旧事,谢朓的名句早已写尽金陵与江山。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查慎行47岁为遗民余怀诗集题跋时所作。诗人以”叔宝鬓斑”的典故起笔,通过”手自删诗”的苦吟形象与”莫问兴废”的避世态度,在”谢句江山”的收束中,展现清初文人对前朝记忆的诗性处理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担当。

赏析

  1. 遗民心事​​
    (1)”叔宝”明指陈朝,暗喻南明;
    (2)”手自删”体现遗民作品的自我审查。
  2. ​​历史观照​​
    (1)”六朝兴废”的宏大叙事;
    (2)”谢家名句”的文化永恒性。
  3. ​​炼字艺术​​
    (1)”神伤”写精神创伤,”初斑”状衰老进程;
    (2)”有”字将历史虚无转化为文学实在。

评价

  1. ​​当世评点​​
    (1)余怀泣读:”二十八字道尽遗民心曲”;
    (2)王士禛批评”叔宝”典僻,”有伤流丽”。
  2. ​​后世定位​​
    (1)《清诗纪事》列为”遗民文学批评范本”;
    (2)陈寅恪指出此诗体现”查初白以文化记忆替代政治评判的智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