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东荷池上

查慎行

莲蓬味美差同藕,荷叶香清似胜花。
懊恼休阴无一树,闭门长日坐僧家。

拼音

lián péng wèi měi chà tóng ǒu,hé yè xiāng qīng sì shèng huā。
ào nǎo xiū yīn wú yī shù,bì mén cháng rì zuò sēng jiā。

注释

  1. ​​安国寺​​:疑为杭州古刹(《武林梵志》”安国寺在钱塘门内,宋建”),明清文人雅集地。
  2. ​​差同藕​​:略似莲藕(《本草纲目》”莲实味甘,藕味涩”),写莲蓬风味。
  3. ​​休阴​​:纳凉树荫(陶渊明《和郭主簿》”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此处反用其意。

译文

莲蓬的滋味略似莲藕却更鲜美,荷叶的清香仿佛胜过荷花。
只恼恨池边没有一棵遮阴的树,让我在僧房闭门独坐消磨长夏。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查慎行53岁避暑杭州时所作。诗人以”莲蓬荷叶”的味觉嗅觉体验起笔,通过”无树休阴”的缺憾与”闭门坐僧”的闲适,在二十八字中展现清初士人对寺院清幽的品鉴与对世俗烦热的疏离,反映江南文人特有的生活美学。

赏析

  1. 感官叙事​​
    (1)味觉:”莲蓬-藕”的层次对比;
    (2)嗅觉:”叶香-花香”的品质判断。
  2. ​​空间经营​​
    (1)户外:荷池的物产丰美与生态缺憾;
    (2)室内:僧房的幽闭与时光凝滞。
  3. ​​炼字艺术​​
    (1)”差”字写味觉微差,”似”字状嗅觉幻觉;
    (2)”懊恼”以俗语入诗,”长日”显时间质感。

评价

  1. ​​当世评点​​
    (1)厉鹗赞”叶香”句:”七字道尽西湖夏韵”;
    (2)杭世骏批评”懊恼”过直,”有违冲淡”。
  2. ​​后世定位​​
    (1)《清诗纪事》列为”康熙朝生活诗范本”;
    (2)袁行霈指出此诗体现”查初白以日常经验提升为诗意生活的创造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