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星陨日,正是月亏时。
流水秦淮咽,黄花篱落衰。
编文后死责,税服礼经疑。
泪入三泉下,寒风莫浪吹。
拼音
rén chuán xīng yǔn rì,zhèng shì yuè kuī shí。
liú shuǐ qín huái yè,huáng huā lí luò shuāi。
biān wén hòu sǐ zé,shuì fú lǐ jīng yí。
lèi rù sān quán xià,hán fēng mò làng chuī。
注释
- 星陨:典出《春秋》”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喻贤者逝世。
- 税服:丧服(《仪礼·丧服》”税服者,谓轻丧之服”),指非正式丧仪。
- 三泉:黄泉(《汉书·蒯通传》”掘地三泉”),指墓穴深处。
译文
人们传说巨星陨落之日,恰逢残月亏蚀之时。
秦淮河水呜咽流淌,篱边菊花憔悴萎靡。
编纂遗文是生者的责任,简服丧礼却违背经义。
泪水已渗入九泉之下,刺骨寒风请莫要肆意吹袭。
背景
本诗与前首同作于1641年叶宪祖卒后,黄宗羲在特殊政治环境下所作。诗人以”星陨月亏”的天象异变起笔,通过”河咽花衰”的拟人化哀景与”编文税服”的礼制困境,在”泪入三泉”的终极悲痛中,展现明遗民在清军压境下的隐秘哀悼与文化坚守。
赏析
- 天人感应
(1)天象:”星陨”与”月亏”的宇宙级哀悼;
(2)地景:”秦淮”与”黄花”的江南符号。 - 礼制冲突
(1)”编文”的文化责任;
(2)”税服”的政治妥协。 - 炼字艺术
(1)”咽”字赋河水人性,”衰”字状花木神态;
(2)”莫浪吹”以口语入诗,打破哀挽陈套。
评价
- 当世评点
(1)顾炎武泣诵:”‘三泉泪’字字血泪”;
(2)钱谦益批评”税服”过露,”有违诗教”。 - 后世定位
(1)《明遗民诗录》列为”政治哀诗双璧”;
(2)章太炎指出此诗体现”梨洲以微言写大义的春秋笔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