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二日梦汪魏美

黄宗羲

湖上游踪已数年,梦中相遇在开先。
幅巾酒量曾如旧,僧舍寒镫何处眠。
湖海故人将尽矣,风波此老尚巍然。
那堪出入如相避,孤负山阴雪后船。

拼音

hú shàng yóu zōng yǐ shù nián,mèng zhōng xiāng yù zài kāi xiān。
fú jīn jiǔ liàng céng rú jiù,sēng shè hán dēng hé chù mián。
hú hǎi gù rén jiāng jìn yǐ,fēng bō cǐ lǎo shàng wēi rán。
nà kān chū rù rú xiāng bì,gū fù shān yīn xuě hòu chuán。

注释

  1. 汪魏美​​:汪沨(1617-1671),字魏美(《明遗民录》),杭州遗民,与黄宗羲并称”浙东二狂”。
  2. ​​开先​​:庐山开先寺(《庐山志》”开先寺在鹤鸣峰下,南唐中主建”),二人曾同游处。
  3. ​​山阴船​​: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典(《世说新语》”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指未践的约定。

译文

西湖畔的游迹已隔多年,今夜梦中重逢在庐山开先寺前。
你依旧幅巾便服酒量如昔,却不知寄宿僧舍的寒灯下何处安眠?
江湖旧友快要凋零殆尽,唯你这老翁在风波中依然傲然。
最痛心你我出入总似刻意相避,辜负了那年雪后山阴访友的船。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十年(1671年)汪沨卒后,黄宗羲62岁追念亡友时所作。诗人以”湖上梦游”的虚幻场景起笔,通过”幅巾寒灯”的往昔片段与”故人风波”的现实对照,在”雪舟孤负”的永恒遗憾中,展现明遗民群体凋零的悲凉与生死相隔的永恒惆怅。

赏析

  1. 梦幻交织​​
    (1)实境:”湖上游踪”的物理距离;
    (2)虚境:”梦中相遇”的精神重逢。
  2. ​​生死对话​​
    (1)生者:”尚巍然”的自我期许;
    (2)逝者:”如相避”的永恒隔阂。
  3. ​​炼字艺术​​
    (1)”曾”字写记忆鲜活,”尚”字状风骨不改;
    (2)”孤负”将抽象遗憾具象化为雪舟意象。

评价

  1. 当世评点​​
    (1)吕留良泣诵:”‘风波巍然’四字立遗民丰碑”;
    (2)清廷《禁书总目》批此诗”语多违碍”。
  2. ​​后世定位​​
    (1)《明遗民诗汇》列为”悼亡诗双璧”之一;
    (2)陈寅恪指出此诗体现”梨洲以梦重构历史的记忆策略”。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