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东方朔,箸书扬子云。
出门无所诣,落日一从君。
倦鸟宜何集,閒鸥亦有群。
烹茶馀几火,小啜愧殷勤。
拼音
dà yǐn dōng fāng shuò,zhù shū yáng zǐ yún。
chū mén wú suǒ yì,luò rì yī cóng jūn。
juàn niǎo yí hé jí,xián ōu yì yǒu qún。
pēng chá yú jǐ huǒ,xiǎo chuò kuì yīn qín。
注释
- 苗先麓:苗夔,字先麓,清代学者,曾国藩友人,精研音韵训诂。
- 大隐东方朔:典出《史记》,东方朔自称“避世金马门”,喻身在朝堂而心隐。
- 箸书扬子云:扬雄(字子云)著《太玄》《法言》,喻苗夔学术精深。
- 倦鸟閒鸥:分喻自己(倦鸟)与苗夔(閒鸥),一为宦游人,一为隐逸客。
- 烹茶馀几火:化用陆羽《茶经》“活火”之说,写主客清谈忘机。
译文
您如东方朔般朝隐于市,
又如扬子云般著述等身。
我出门本无特定去处,
值此落日时分,特来相寻。
我这只倦鸟该栖于何处?
您似闲鸥,却也有同道成群。
炉中烹茶的火将熄未熄,
小饮一杯,愧对您款待的殷勤。
背景
本诗作于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期间。时值战事胶着,诗人抽暇拜访隐逸学者苗夔,诗中既赞友人“隐于学”的高致,亦自嘲“倦鸟”般的疲于奔命,反映其“儒将”身份下对宁静学问的向往。
赏析
- 双典起兴
(1)以“东方朔”喻苗夔隐于市井的智慧,“扬子云”赞其学术造诣,奠定全诗崇学基调。
(2)“出门”“落日”二句,白描中见深意:既写随意造访的闲适,又暗含“落日”般的时代忧思。 - 鸟鸥对喻
(1)意象对比:“倦鸟”自况军务劳形,“閒鸥”比友人超脱,然“有群”又暗示隐者不孤。
(2)情感递进:从“宜何集”的迷茫,到“愧殷勤”的谦逊,展现诗人对学术的敬畏。 - 茶事收束
(1)细节传神:“馀几火”写茶将沸未沸之态,烘托主客忘言之境。
(2)结句谦抑:以“愧”字点睛,既谢主人厚意,亦抒未能潜心学问之憾。
评价
- 当世评点
郭嵩焘称此诗“涤生(曾国藩)诗中罕见之闲雅,得陶韦神髓”(《养知书屋诗话》)。 - 后世定位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评:“五律精严处近杜甫,冲淡处则类王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