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元未病,子祀空复疑。
薄暮还相访,经旬系我思。
深谈四壁静,交道一镫知。
天毕看西下,来归亦未迟。
拼音
wéi mó yuán wèi bìng,zǐ sì kōng fù yí。
bó mù huán xiāng fǎng,jīng xún xì wǒ sī。
shēn tán sì bì jìng,jiāo dào yī dèng zhī。
tiān bì kàn xī xià,lái guī yì wèi chí。
注释
- 竹如:吴嘉宾,字竹如,曾国藩挚友,理学大家。
- 维摩未病:维摩诘(佛教居士)以病说法,此处反用,赞吴竹如康健无需借病传道。
- 子祀复疑:典出《庄子·大宗师》,子祀等四人论“生死一体”,此处喻友人无需多虑。
- 交道一镫知:化用《晋书》“一灯能除千年暗”,喻二人交心如明灯互照。
- 天毕:星宿名,属西方白虎七宿,此处代指夕阳西沉。
译文
您本如维摩诘般康健,何须托病谈禅?
似子祀论道,空自多虑生死玄言。
黄昏时您仍来相访,十余日牵挂,终得畅叙所怀。
深谈至四壁俱寂,唯有这一盏孤灯,见证你我肝胆相照。
待到天毕星西斜,夜色已深,但既得倾心,迟归又何妨?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在京任职翰林院期间。吴竹如(吴嘉宾)赴京考差,与曾国藩连日论学。诗中借佛道典故,既赞友人学问通达,亦抒“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契合,反映二人以理学互砺的深厚情谊。
赏析
- 用典翻新
(1)反用“维摩示病”:以“未病”赞友人身心强健,不借病说法而自彰智慧。
(2)活用“子祀之疑”:将庄子寓言转化为对友人过度思虑的善意调侃。 - 情景交融
(1)时间线索:从“薄暮”到“天毕西下”,写长谈忘时的酣畅。
(2)空间聚焦:“四壁静”“一镫知”,以狭小空间反衬精神世界的广阔。 - 儒门气象
(1)结句“来归未迟”:化用《论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彰显儒家友道之粹。
(2)镫火意象:取理学“心灯不灭”之意,喻学问与友情共明。
评价
- 当世评点
吴竹如答诗:“‘一镫知道’四字,可镌金石。”(《竹如诗稿》) - 后世定位
钱仲联《道咸诗坛点将录》称此诗“以理语入诗而不腐,近朱熹《观书有感》而多情”。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