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与

曾国藩

今日今时吾在兹,我兄我弟傥相思。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国情如失乳儿。
见惯浮云浑欲语,漫成诗句未须奇。
径求名酒一千斛,轰醉王城百不知。

拼音

jīn rì jīn shí wú zài zī,wǒ xiōng wǒ dì tǎng xiāng sī。
wēi guān lěng sì zhī chuáng shí,qù guó qíng rú shī rǔ ér。
jiàn guàn fú yún hún yù yǔ,màn chéng shī jù wèi xū qí。
jìng qiú míng jiǔ yī qiān hú,hōng zuì wáng chéng bǎi bù zhī。

注释

  1. 漫与​​:随意抒怀,语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老去诗篇浑漫与”。
  2. ​​支床石​​:《史记·龟策传》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喻官职卑微如垫床石。
  3. ​​失乳儿​​:离乡游子如断乳婴孩,化用《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4. ​​浮云浑欲语​​: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暗喻朝局晦暗。
  5. ​​一千斛​​:极言酒量之大(一斛为十斗),典出《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6. ​​轰醉王城​​:大醉于京城,暗含对功名的消解,语近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译文

此时此刻,我就在这里,
我的兄弟,或许正将我惦记。
我这微末小官,冷落如支床的顽石,
离乡之情,脆弱似断乳的孩提。
看惯宦海浮云,满腹心事欲言又止,
信笔写就的诗句,何必字字惊奇?
不如径直寻来美酒千斛,
在这京城一醉方休,管他南北东西!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在京任翰林院检讨期间。时其官职低微(从七品),又值鸦片战争后国势颓唐,诗中“失乳儿”“浮云”之叹,既写个人沉沦下僚的苦闷,亦暗刺朝廷昏聩,末联“轰醉”更显其愤懑与疏狂。

赏析

  1. 身份焦虑​​
    (1)空间对照:“在兹”的现实际遇与“相思”的亲情温暖,凸显孤独。
    (2)双重比喻:以“支床石”写官冷,以“失乳儿”写离情,喻象奇崛。
  2. ​​诗酒解忧​​
    (1)反讽笔法:“浮云欲语”暗含对时局的批判,“未须奇”自嘲诗作平庸。
    (2)醉态宣言:“千斛酒”“百不知”以夸张放达,宣泄政治失意。
  3. ​​语言张力​​
    (1)俚雅交融:“轰醉”等俗语与“支床石”等典故并置,形成粗粝美感。
    (2)节奏跌宕:首联平缓如叙家常,尾联骤转激烈,似醉语喷薄。

评价

  1. 当世评点​​
    邵懿辰谓此诗“近李白《将进酒》而多杜陵沉郁”(《半岩庐遗文》)。
  2. ​​后世定位​​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称:“涤生(曾国藩)少作多兀傲之气,此诗尤见其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