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旆元戎喜起歌,旧时鼎鼐藉调和。
丰貂长组朝金阙,驷马雕弓照塞河。
黄阁居然元老在,苍生竟柰此人何。
谁怜寂寞扬雄宅,独抱繁忧卧薜萝。
拼音
dà pèi yuán róng xǐ qǐ gē,jiù shí dǐng nài jiè tiáo hé。
fēng diāo cháng zǔ cháo jīn què,sì mǎ diāo gōng zhào sài hé。
huáng gé jū rán yuán lǎo zài,cāng shēng jìng nài cǐ rén hé。
shuí lián jì mò yáng xióng zhái,dú bào fán yōu wò bì luó。
注释
- 元戎:主帅,此处或指某位权倾朝野的军事统帅(疑影射穆彰阿)。
- 大旆:军中大旗,象征威权。
- 鼎鼐调和:典出《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喻宰相治国如调鼎味。
- 丰貂长组:貂裘与绶带,高官服饰。
- 驷马雕弓:四马拉的车与雕花弓,武将仪仗。
- 黄阁:汉代丞相府涂黄色,后指宰相衙署。
- 扬雄宅:汉代扬雄家贫,居陋室著《太玄》,此处自比。
- 薜萝:薜荔与女萝,隐士服饰(《楚辞·九歌》“被薜荔兮带女萝”)。
译文
大旗猎猎,主帅欣然高歌,
昔年执掌朝政,自诩能调和鼎鼐。
身着貂裘玉带,日日朝拜金殿,
驷马雕弓的威仪,光照边塞长河。
黄阁之中,这位“元老”赫然在位,
天下苍生,又能奈他如何?
谁人会怜惜如扬雄般寂寞的寒士?
独怀万千忧愤,卧对满墙薜萝。
背景
本诗约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在京任翰林院侍讲时。时权臣穆彰阿把持朝政,鸦片战争后仍粉饰太平。诗中“元戎”或影射穆氏,前四句写其权势煊赫,后四句刺其祸国殃民,末联以扬雄自况,抒志士孤愤。
赏析
- 权贵画像
(1)铺陈威仪:“丰貂”“驷马”极写奢靡,“照塞河”讽其虚张声势。
(2)反讽笔法:“居然元老在”“柰此人何”,冷语刺骨。 - 双线对比
(1)权势者:前六句铺写其歌舞升平、位极人臣。
(2)寒士境:末联“扬雄宅”的寂寞与“薜萝”的荒芜,构成强烈反差。 - 用典深意
(1)“鼎鼐调和”:原为赞美宰相之词,此处反用,讽其徒具虚名。
(2)“扬雄宅”:以扬雄穷愁著书自比,暗含“藏器待时”之志。
评价
- 当世评点
邵懿辰称此诗“末二句如匕首投枪”(《半岩庐日记》)。 - 后世定位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评:“曾涤生早期诗多棱角,此篇尤见风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