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病起百无忧,敢为艰难一怨尤。
晓雾忽飞千嶂雨,西风已作十分秋。
近知地利真堪恃,早信人谋不自由。
昨日定军山下过,苍天一望故悠悠。
拼音
cǐ shēn bìng qǐ bǎi wú yōu,gǎn wèi jiān nán yī yuàn yóu。
xiǎo wù hū fēi qiān zhàng yǔ,xī fēng yǐ zuò shí fēn qiū。
jìn zhī dì lì zhēn kān shì,zǎo xìn rén móu bù zì yóu。
zuó rì dìng jūn shān xià guò,cāng tiān yī wàng gù yōu yōu。
注释
- 沔县:今陕西勉县,诸葛亮葬定军山处。
- 病起百无忧:反用杜甫《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谓病愈后心无挂碍。
- 千嶂雨:化用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秦岭群峰雨势。
- 地利堪恃:暗引《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反思战场得失。
- 人谋不自由:典出《三国志·诸葛亮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叹人力有限。
- 定军山:诸葛亮北伐屯兵及葬地,此处借古讽今。
译文
病愈之身,本已了无牵挂,岂敢因世事艰难稍生怨愁?
破晓时雾散,忽见群峰暴雨倾泻,西风肃杀,俨然已是一派深秋。
近来方知,地利虽可倚仗,却早明白,人谋难敌天意悠悠。
昨日途经定军山下,遥望苍天,依旧渺远无俦。
背景
本诗作于咸丰八年(1858年)秋,曾国藩自湖南率湘军入陕追击太平军,途经沔县定军山时遇雨而作。时湘军初胜,然诗人见秋雨苍茫,思诸葛亮“出师未捷”之憾,感“人谋天意”之辩,遂有此沉雄之作。
赏析
- 逆境超脱
(1)起笔反用:以“病起无忧”颠覆杜甫悲情,显其坚毅。
(2)风雨意象:“千嶂雨”“十分秋”既写实景,亦喻战局严峻。 - 历史沉思
(1)地理联想:“定军山”将眼前战事与诸葛北伐并置,拓宽时空维度。
(2)哲理升华:“地利可恃”与“人谋不自由”的矛盾,揭示军事宿命感。 - 结句苍茫
“苍天悠悠”化用《诗经·黍离》“悠悠苍天”,以无言之景收束全篇,余韵深远。
评价
- 当世评点
胡林翼誉此诗“前四句似陆游,后四句近杜甫”(《胡文忠公集》)。 -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称:“‘地利’一联,乃湘军用兵之髓,亦曾公一生处世之则。”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