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日夜直

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閒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井阑冰合柳枯垂。

拼音

fān cóng guān sù dé xián shí,xiān yè shēn shēn zhòu yǎn wéi。
jìng xiàng gǔ rén shū yì rù,hán piān jīn rì jiǔ kān chí。
nóng zhān shuō xiàn gōng zhōng fó,qíng xuě kàn fēn jìn lǐ chí。
rì mù wǔ yīng mén wài wàng,jǐng lán bīng hé liǔ kū chuí。

注释

  1. 腊八夜直​​:农历腊月初八夜在官署值班。腊八为佛教成道日,清宫有施粥礼佛之俗。
  2. ​​仙掖​​:唐代称门下省为“左掖”,此处指翰林院深幽值房。
  3. ​​浓饘​​:稠粥,指宫中腊八粥。
  4. ​​禁里墀​​:皇宫内台阶,此处指官员分食御赐粥的丹墀。
  5. ​​武英门​​:紫禁城武英殿宫门,清代殿本书刊刻处,翰林常在此校书。
  6. ​​井阑冰合​​:井栏结冰,暗示极寒。

译文

反倒因值夜公务偷得片刻清闲,
翰林院深深,白昼也垂着帷帘。
静心读古人书,最易入境,
偏是今日严寒,正宜持酒驱寒。
听闻宫中正献浓粥礼佛,
晴雪映照下,官员们分食御赐粥于丹墀前。
日暮时在武英门外眺望,
但见井栏冰封,枯柳低垂,一片寂然。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在京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腊八夜值遇雪,宫中按例施粥,诗人独守值房,既写宫俗盛况,亦抒寒夜孤怀。“井冰枯柳”之景,暗含对宦海枯荣的感悟。

赏析

  1. 宫俗与孤怀​​
    (1)热闹与寂静对照:宫中“献佛分粥”的喧哗,与值房“掩帷读书”的冷清形成反差。
    (2)寒暑双重隐喻:“酒驱寒”写实感,“柳枯垂”喻政治寒冬将至(时值鸦片战争后)。
  2. ​​时空纵深​​
    (1)时间流动:从白昼“掩帷”到日暮“望门”,浓缩一日光影。
    (2)空间切换:由深掖值房到武英门外,由内而外拓展诗意。
  3. ​​意象经营​​
    (1)饮食文化:“浓饘”关联佛教仪式与宫廷礼制,见诗人对传统的恪守。
    (2)自然符号:“晴雪”洁净与“冰柳”衰飒,暗示对时局的隐忧。

评价

  1. 当世评点​​
    邵懿辰称此诗“结句似李商隐《宿骆氏亭》,而肃杀过之”(《半岩庐日记》)。
  2.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腊八题材古今罕觏,曾公此作以冷笔写热俗,独开生面。”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