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忠悯公二疏手草

曾国藩

古孰无死,曾不可班。
轻者鸿毛,重者泰山。
杨公正气,充塞两閒。
遗文妙墨,深播人寰。
马市一疏,声振薄海。
更击贼臣,五奸十罪。
心追逢比,身甘菹醢。
取义须臾,归仁千载。
翩翩谏草,犹存手稿。
古柏拿空,似枯弥好。
郁此英风,辅以文藻。
长有白虹,烛兹瑰宝。

拼音

gǔ shú wú sǐ,zēng bù kě bān。
qīng zhě hóng máo,zhòng zhě tài shān。
yáng gōng zhèng qì,chōng sè liǎng jiān。
yí wén miào mò,shēn bō rén huán。
mǎ shì yī shū,shēng zhèn bó hǎi。
gèng jī zéi chén,wǔ jiān shí zuì。
xīn zhuī féng bǐ,shēn gān zū hǎi。
qǔ yì xū yú,guī rén qiān zǎi。
piān piān jiàn cǎo,yóu cún shǒu gǎo。
gǔ bǎi ná kōng,sì kū mí hǎo。
yù cǐ yīng fēng,fǔ yǐ wén zǎo。
cháng yǒu bái hóng,zhú zī guī bǎo。

注释

  1. 杨忠悯公​​: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明代谏臣,因弹劾严嵩被杀,谥“忠悯”。
  2. ​​二疏​​:指杨继盛《请罢马市疏》与《劾严嵩疏》两篇著名奏章。
  3. ​​曾不可班​​:死不可并列比较(“班”指并列),语出《汉书·司马迁传》。
  4. ​​两閒​​:天地之间(《孟子·尽心》“万物皆备于我矣”)。
  5. ​​马市一疏​​:杨继盛反对与俺答汗互开马市,主张强硬抗敌。
  6. ​​五奸十罪​​:杨继盛《劾严嵩疏》列其五大奸、十大罪。
  7. ​​逢比​​:关龙逢(夏桀忠臣)与比干(商纣忠臣),皆因直谏被杀。
  8. ​​菹醢​​:古代酷刑,剁成肉酱,喻惨死。
  9. ​​古柏拿空​​:杨继盛手植古柏,枝干擎天,象征其精神不朽。
  10. ​​白虹​​:白色长虹,古人认为主忠烈之气(《史记·邹阳传》“白虹贯日”)。

译文

自古谁人能免一死?但死与死不可等同。
轻者如鸿毛飘散,重者似泰山巍峨。
杨公凛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遗留的雄文墨迹,深深播撒在人间。
《请罢马市》一疏,声威震动四海;
更挥笔痛击奸贼,历数五奸十罪。
心志追步关龙逢、比干,甘愿身受酷刑,粉身碎骨。
求取大义只在刹那,归附仁德却垂耀千年。
那翩翩谏草,至今犹存手稿;
如古柏擎空,看似枯槁却愈显精神。
郁勃的英烈风骨,辅以斐然的文采辞章。
永远有白虹贯日,照耀这稀世瑰宝!

背景

本诗作于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在安徽祁门大营。时值太平军围攻,国藩读杨继盛奏疏手稿,感其“以书生犯天威”的气节,遂题此四言诗。诗中既颂杨继盛“诛奸佞、赴鼎镬”的刚烈,亦以“古柏白虹”自励,暗含对当下朝政腐败的忧愤。

赏析

  1. 生死之辩​​
    (1)开篇立论:以“鸿毛泰山”对比,定全诗基调,彰显价值选择。
    (2)终极追问:“取义须臾,归仁千载”八字,浓缩儒家生死观。
  2. ​​忠奸对立​​
    (1)奸臣画像:“五奸十罪”以数字强化严嵩之恶,呼应杨继盛原疏。
    (2)忠臣塑像:“心追逢比”将杨继盛纳入谏臣谱系,构建历史正义。
  3. ​​意象经营​​
    (1)自然象征:“古柏拿空”以扭曲却坚韧的形态,喻精神超越物理生死。
    (2)天象烘托:“白虹烛宝”将人事升华为宇宙气节,极具视觉冲击力。
  4. ​​语言特色​​
    (1)四言力度:短促铿锵,近《诗经·秦风》肃杀之气。
    (2)用典密度:八句连用七典,却无堆砌感,反增历史厚重。

评价

  1. 当世评点​​
    胡林翼手抄此诗赠湘军将领,批注云:“四言诗自曹操《龟虽寿》后,唯此足称雄杰。”(《胡文忠公遗集》)
  2. ​​后世定位​​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评:“以碑铭体为诗,上追《雅》《颂》,下启谭嗣同《狱中题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