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诗三首·其一

何绍基

小几乌皮手自揩,放晴天气雨初回。
半床花影日扶上,隔苑棋声风送来。

拼音

xiǎo jǐ wū pí shǒu zì kāi,fàng qíng tiān qì yǔ chū huí。
bàn chuáng huā yǐng rì fú shàng,gé yuàn qí shēng fēng sòng lái。

注释

  1. 乌皮几​​:黑漆小桌(杜甫《将赴成都草堂》”乌皮几在还思归”),文人雅器。
  2. ​​雨初回​​:雨止转晴(范成大《喜晴》”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3. ​​棋声​​:围棋落子声(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象征闲适生活。

译文

亲手擦拭乌皮小几,
雨后初晴的天气格外清新。
日光将半床花影缓缓托起,
微风送来邻院——清脆的落子声!

背景

本诗作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何绍基20岁,居家读书时。诗人捕捉雨后初晴的日常生活片段,”花影棋声”的闲适画面,既显文人雅趣,亦含对宁静生活的珍视,较白居易”闲征雅令穷经史”更显天然意趣。

赏析

  1. 视听交融​​
    (1)”花影”的视觉美感与”棋声”的听觉愉悦交织,近王维”竹喧归浣女”。
    (2)”日扶上”的拟人手法,赋予阳光温柔动态,似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
  2. ​​生活美学​​
    (1)”手自揩”的细节,体现文人器物之爱,类米芾”宝晋斋中阅书画”。
    (2)”风送棋声”的空灵感,较王安石”茅檐相对坐终日”更富诗意。
  3. ​​炼字精微​​
    (1)”扶”字写阳光推移花影的轻柔,近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送”字使风声与棋声自然衔接,如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

评价

  1. ​​当世评点​​
    阮元评:”二十字中有《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之境。”
  2.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更见生活雅韵。”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