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嶙峋俗不侵,漫疑满地是黄金。
凭君就取银镫照,朵朵寒花澹见心。
拼音
shòu gǔ lín xún sú bù qīn,màn yí mǎn dì shì huáng jīn。
píng jūn jiù qǔ yín dēng zhào,duǒ duǒ hán huā dàn jiàn xīn。
注释
- 挑镫:拨亮油灯(《说文解字》”挑,挠也”),此处指夜间劳作。
- 瘦骨嶙峋:形容菊花枝干清瘦(《本草纲目》”菊,一名女节,一名女华”),喻高洁品格。
- 澹见心:淡泊显本真(《庄子·刻意》”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指菊花精神。
译文
清瘦的菊枝不染俗尘,
莫错认满地秋色是黄金。
且取银灯近照细看——
每一朵凌霜之花,
都透出淡泊的真心!
背景
本诗作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何绍基20岁,秋夜种菊时。诗人借”银灯照菊”的场景,颠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富贵意象。”澹见心”之语,既写菊花本质,亦抒自身淡泊之志,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显孤高。
赏析
- 意象颠覆
(1)”黄金”俗喻与”瘦骨”实景对比,近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
(2)”银镫寒花”的冷色调,破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的炽烈意境。 - 哲理寄托
(1)”俗不侵”写菊之品性,”澹见心”显人之精神,类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
(2)”照”字双关物理光照与心灵观照,近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哲学观。 - 炼字精警
(1)”漫疑”二字否定世俗价值判断,似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2)”朵朵”叠词强调普遍性,如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字中有《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洁。”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更见人格投射。”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