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江南蓝尾杯,长安花事尚徘徊。
王孙莫怪春迟暮,不为伤春花不开。
拼音
qū zhǐ jiāng nán lán wěi bēi,cháng ān huā shì shàng pái huái。
wáng sūn mò guài chūn chí mù,bù wèi shāng chūn huā bù kāi。
注释
- 蓝尾杯:唐代风俗,正月初七饮蓝尾酒(《岁时广记》”人日饮蓝尾酒”),此处代指江南春早。
- 花事:花期盛衰(《洛阳牡丹记》”花之盛衰,各有其时”),喻季节变迁。
- 王孙:贵族子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此处或指京城显贵。
译文
掐指算来,江南已到饮蓝尾酒的时节,
而长安的花期却仍在踌躇徘徊。
王孙公子莫要埋怨春色迟暮——
并非花儿故意伤春,而是春寒未退,不敢绽放!
背景
本诗作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何绍基21岁,初至京城时。诗人对比江南与长安的物候差异,”春迟暮”之叹,既写自然现象,亦刺权贵不解民生疾苦。”花不开”之语,暗含对政治气候的隐忧,较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显讽喻。
赏析
- 时空对照
(1)”江南”与”长安”的地域对比,突显气候差异,近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2)”屈指”的动作与”徘徊”的状态,形成时间感知的张力,类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 反讽笔法
(1)”莫怪”表面劝解,实则揭露权贵无知,近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
(2)”不为伤春”的否定式辩解,暗指人为因素导致春迟,似罗隐”采得百花成蜜后”。 - 双关寓意
(1)”花事”既指自然花期,亦喻朝政动态,如朱庆馀”妆罢低声问夫婿”。
(2)”春寒”暗指政治环境严苛,近苏轼”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象征手法。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字中有《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之刺。”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刘禹锡’玄都观里桃千树’更见隐微之讽。”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