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铁属研芸弟画扇作远山鬟髻形为题一绝

何绍基

江南烟景画中真,个个青山似美人。
知是容华都绝代,无多螺髻露全神。

拼音

jiāng nán yān jǐng huà zhōng zhēn,gè gè qīng shān sì měi rén。
zhī shì róng huá dōu jué dài,wú duō luó jì lù quán shén。

注释

  1. 研芸弟​​:何绍基友人,生平不详,或为画家黄香铁弟子。
  2. ​​鬟髻​​:女子发髻(《洛神赋》”云髻峨峨”),此处喻远山轮廓。
  3. ​​螺髻​​:螺旋状发髻(《山海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指山形如髻。

译文

江南烟雨在画中如此逼真,
每一座青山都似绝代佳人。
明知她们容华绝世,
却不肯多露螺髻——只微微展现几分神韵!

背景

本诗作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何绍基21岁,为友人山水扇面题诗。诗人以”美人喻山”的笔法,写远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姿态。”无多露”之语,既赞画作留白之妙,亦含对艺术含蓄美的推崇,较郭熙”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更显美学自觉。

赏析

  1. ​​比喻创新​​
    (1)”青山似美人”突破”峰如碧玉”旧喻,近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
    (2)”螺髻”以局部代整体,似温庭筠”鬓云欲度香腮雪”的含蓄描写。
  2. ​​画理诗化​​
    (1)”无多露”暗合”远山无皴”的画法,类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2)”全神”二字点出气韵重于形似,近谢赫《画品》”气韵生动”之论。
  3. ​​炼字精微​​
    (1)”个个”叠词,写群山各具风姿,如杨万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露”字控制表现分寸,较张祜”却嫌脂粉污颜色”更显克制之美。

评价

  1. 当世评点​​
    黄香铁评:”二十字中有《历代名画记》’凝神遐想,妙悟自然’之趣。”
  2. ​​后世定位​​
    《清诗别裁》评:”较王士禛’神韵说’更早实践’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