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早发

何绍基

㝱逐马蹄生,车停㝱转惊。
四围山影逼,一点堠镫明。
望晓看星色,临桥问水名。
悤悤三十里,已过柏乡城。

拼音

mèng zhú mǎ tí shēng,chē tíng mèng zhuǎn jīng。
sì wéi shān yǐng bī,yī diǎn hòu dēng míng。
wàng xiǎo kàn xīng sè,lín qiáo wèn shuǐ míng。
cōng cōng sān shí lǐ,yǐ guò bǎi xiāng chéng。

注释

  1. ​柏乡​​:今河北柏乡县(《元和郡县志》”柏乡县属赵州”),清代为京畿要道。
  2. ​​㝱​​:古”梦”字(《说文解字》”㝱,寐而有觉也”),此处指半梦半醒状态。
  3. ​​堠镫​​:驿站夜灯(《玉篇》”堠,候也,土堡也”),古代十里一堠。

译文

马蹄声里恍惚入梦,车停时猛然惊醒。
四周山影如逼压而来,
唯见远处驿站孤灯一点微明。
仰望拂晓前的星辰,临桥打听河水的名称。
匆匆三十里路程,不觉已过柏乡城!

背景

本诗作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何绍基21岁,自京返乡途中。诗人写”夜行晓发”的旅途体验,”山影逼灯”的压抑与”问水名”的闲趣形成反差。”悤悤过城”的结句,既写行旅匆匆,亦含人生如寄的感悟,较温庭筠”鸡声茅店月”更显孤寂中的灵动。

赏析

  1. 心理刻画​​
    (1)”㝱惊”二字写旅途困顿,近杜甫”征途乃侵星”的艰辛。
    (2)”望星问水”的细节,显文人雅趣,似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
  2. ​​空间对比​​
    (1)”山影逼”的压迫感与”堠镫明”的微弱希望对照,如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2)”三十里”的行程与”一点灯”的渺远,构成空间张力。
  3. ​​炼字精警​​
    (1)”逐”字写梦随马动,”转”字状惊醒突兀,较李清照”惊起一滩鸥鹭”更富动感。
    (2)”悤悤”叠词强化匆促,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评价

  1. ​​当世评点​​
    林则徐评:”四十字中有《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之慨。”
  2.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王士禛’夜火微茫驿枕前’更见行役真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