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随阳雁,南来定几旬。
如何此时夜,远送北归人。
放荡天涯迹,迟回岁暮身。
年年洲渚换,难问旧时津。
拼音
shì wèn suí yáng yàn,nán lái dìng jǐ xún。
rú hé cǐ shí yè,yuǎn sòng běi guī rén。
fàng dàng tiān yá jì,chí huí suì mù shēn。
nián nián zhōu zhǔ huàn,nán wèn jiù shí jīn。
注释
- 随阳雁:候鸟(《尚书·禹贡》”阳鸟攸居”),此处指北归大雁。
- 几旬:几十天(《说文解字》”旬,十日也”),询问南迁时长。
- 洲渚:水中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喻人生漂泊。
译文
试问追阳而飞的鸿雁:
南来已停留多少时日?
为何在这冬夜,
又要远送北归的旅人?
你放浪天涯的行迹,
与我迟暮徘徊的身影何其相似。
年年水中的沙洲都在变迁,
再难寻觅——当年停泊的渡口!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何绍基23岁,客居江南时。诗人借”冬夜雁北归”的异常物候,抒写自身漂泊之感。”洲渚换”之叹,既写自然变迁,亦喻人生无常,较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更显历史沧桑。
赏析
- 问答结构
(1)开篇”试问”直呼鸿雁,突破传统咏物范式,近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
(2)”如何”转折,将雁与人命运并置,似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时空隐喻
(1)”天涯迹”与”岁暮身”构成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困局,类李商隐”万里风波一叶舟”。
(2)”洲渚换”喻历史洪流中个体渺小,近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 - 炼字深意
(1)”放荡”写雁之自由,”迟回”状己之踌躇,反差中见共鸣。
(2)”难问”二字,既写地理变迁,亦指精神迷失,如陶渊明”遂迷,不复得路”。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四十字中有《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夫征不复’之悲。”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更见永恒漂泊之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