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罗帏,梦醒花转睡。
检袖还自疑,奈何夜来醉?
拼音
dōng fēng chuī luó wéi,mèng xǐng huā zhuǎn shuì。
jiǎn xiù huán zì yí,nài hé yè lái zuì?
注释
- 罗帏:丝织帐幔(《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象征闺阁空间。
- 花转睡:拟人写法,指花在风中闭合(《开元天宝遗事》”花睡未醒”),反衬人醒。
- 检袖:查看衣袖(《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此处写醉后疑态。
译文
东风吹动丝罗帐幔,
惊醒了梦,却见庭花正沉睡。
低头检视衣袖痕迹,
不禁自疑——莫非是昨夜沉醉所致?
背景
本诗约作于清道光年间,姚燮三十余岁时。诗人以”东风惊梦”的闺阁视角,写酒醒后的恍惚情态。”花睡人醒”的反常对照,既显宿醉迷离,亦含对光阴错位的敏感,较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更显心理纵深。
赏析
- 视角创新
(1)”花转睡”的拟人笔法突破”人眠花醒”常规,近李贺”芙蓉泣露香兰笑”。
(2)”检袖自疑”的细节,将醉态心理可视化,似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 时空错位
(1)”梦醒”与”花睡”构成生物钟颠倒,类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
(2)”夜来醉”的追溯与”晨起疑”的现时交织,近纳兰性德”赌书消得泼茶香”。 - 炼字精微
(1)”转”字写花态变化,”检”字状疑动作,较温庭筠”照花前后镜”更富戏剧性。
(2)”奈何”问句打破线性叙事,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字中有《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之思。”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更见醒醉辩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