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交浓阴,残阳渲其隙。
石矶横钓船,一鸥伫凉夕。
拼音
gāo liǔ jiāo nóng yīn,cán yáng xuàn qí xì。
shí jī héng diào chuán,yī ōu zhù liáng xī。
注释
- 高柳:高大的柳树(《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象征暮春景象。
- 石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楚辞·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渔人垂钓处。
- 凉夕:清凉的傍晚(谢灵运”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写黄昏静谧。
译文
高大的柳树交织出浓密绿荫,
残余的夕阳从枝叶缝隙间透出光影。
石矶旁横泊着一叶钓船,
一只白鸥静静伫立——在这清凉的暮色里!
背景
本诗约作于清道光年间,姚燮游历江南水乡时。诗人以”柳阴残阳”的光影对比与”钓船孤鸥”的静态画面,构建出黄昏时分的空灵意境。”伫凉夕”之语,既显自然静谧,亦含对渔隐生活的向往,较王维”渔歌入浦深”更显孤寂之美。
赏析
- 光影经营
(1)”浓阴”与”残阳”形成明暗交织,近杜甫”阴阳割昏晓”。
(2)”渲其隙”的”渲”字写光透叶隙,似李商隐”夕阳无限好”的色彩层次。 - 空间构图
(1)由”高柳”仰视到”石矶”平视,再到”鸥伫”的特写,如马远”边角构图”。
(2)”横”字写钓船闲态,”伫”字状鸥鸟静立,较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更富画意。 - 炼字精警
(1)”交”字写柳枝缠绕,”渲”字状光线渗透,近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2)”凉夕”二字以触觉写视觉,类李清照”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字中有《文心雕龙·物色》’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之致。”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更见静观之妙。”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