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风催雪,天高月竞云。
如何沧海雁,残岁有离群。
拼音
rì mù fēng cuī xuě,tiān gāo yuè jìng yún。
rú hé cāng hǎi yàn,cán suì yǒu lí qún。
注释
- 风催雪:寒风催落雪(《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象征岁暮严寒。
- 月竞云:明月与流云相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写天宇动荡。
- 沧海雁:用《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典,喻漂泊孤客。
译文
日暮时分,寒风催着飞雪降临,
高天之上,明月正与流云竞逐。
为何那飞越沧海的孤雁——
在这岁暮时节,还要承受离群之痛?
背景
本诗约作于清道光末年,姚燮四十岁时客居北方所作。诗人以”风催雪”的凛冽与”雁离群”的孤寂相对照,写岁末飘零之痛。”月竞云”的天象动荡,既喻时局不安,亦含对人生竞逐的反思,较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更显历史厚重感。
赏析
- 意象经营
(1)”风催雪”的压迫感与”月竞云”的动荡感形成天地交响,近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2)”沧海雁”的渺小与”残岁”的宏大时间构成生命困境,似苏轼”寄蜉蝣于天地”。 - 诘问力量
(1)”如何”二字打破写景格局,将物理时空升华为生命叩问,类屈原”天问”体式。
(2)”离群”既指雁阵失散,亦喻知识分子精神孤独,近龚自珍”万马齐喑究可哀”。 - 炼字精警
(1)”催”字写风雪之急,”竞”字状云月之争,较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更富动态张力。
(2)”残岁”既指年末,亦暗喻王朝衰世,如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评价
- 当世评点
魏源评:”二十字中有《周易·乾卦》’亢龙有悔’之象。”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更见士人忧患。”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