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客言旋昼闭门,跏莎为席罄残樽。
东墙一面竹稀少,爱有平山补绿痕。
拼音
jiā kè yán xuán zhòu bì mén,jiā shā wéi xí qìng cán zūn。
dōng qiáng yī miàn zhú xī shǎo,ài yǒu píng shān bǔ lǜ hén。
注释
- 言旋:告辞归去(《诗经·小雅·黄鸟》”言旋言归”),指客人离去。
- 跏莎:盘腿坐于莎草(《维摩诘经》”跏趺而坐”),写主人闲适之态。
- 平山:远处平缓山峦(欧阳修《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此处借景补缺。
译文
佳客辞别后白昼掩门,
盘坐莎草饮尽残酒。
东墙一面竹影稀疏,
幸有远山——补上这一抹绿意。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姚燮39岁隐居宁波时。诗人以”客去闭门”的日常片段,写文人独处的雅趣。”平山补绿”之笔,既显造景智慧,亦含对残缺之美的欣赏,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显生活巧思。
赏析
- 空间经营
(1)由”闭门”的私密到”平山”的旷远,形成视觉延伸,近王维”开门雪满山”。
(2)”竹稀少”与”补绿痕”构成残缺与完整的辩证,似马远”残山剩水”的画理。 - 生活美学
(1)”跏莎罄樽”将禅坐与饮酒结合,突破雅俗界限,类苏轼”酒渴思茶漫扣门”。
(2)”补”字体现文人”借景”智慧,较计成《园冶》”借景”理论更富诗意。 - 炼字精微
(1)”旋”字写客去之速,”罄”字状饮尽之酣,较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更显克制。
(2)”爱有”二字流露意外之喜,近杨万里”闲看儿童捉柳花”的瞬间感悟。
评价
- 当世评点
黄燮清评:”二十字中有《世说新语》’简文人华林园,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之趣。” - 后世定位
《清诗三百首》评:”较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更见文人雅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