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河声拥梦飞,南云渐白北星稀。
回风掠地沙如雪,吹作寒花上客衣。
拼音
mǎ zú hé shēng yōng mèng fēi,nán yún jiàn bái běi xīng xī。
huí fēng lüè dì shā rú xuě,chuī zuò hán huā shàng kè yī。
注释
- 王营:地名,或指军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此处指行军驻地。
- 拥梦飞:马蹄声与河水声交织,催人入梦(《诗经·小雅·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写行军途中的恍惚感。
- 寒花:指被风吹起的沙粒(《汉书·西域传》”风起沙砾如雨”),喻行军艰苦。
译文
马蹄声与河水声交织,催着梦境飞驰,
南方的云渐渐发白,北方的星辰稀疏。
回旋的风掠过地面,卷起沙粒如雪——
竟化作冰冷的”花”,扑上行客的衣襟!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年间,姚燮随军出征时。诗人以”马足河声”的动感与”南云北星”的静景相对,写行军途中的孤寂与艰辛。”寒花”之喻,既显风沙刺骨,亦含对战争残酷的隐忧,较岑参”将军金甲夜不脱”更显苍凉。
赏析
- 感官交融
(1)”马足河声”的听觉与”沙如雪”的视觉交织,近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寒花”以花喻沙,突破传统意象,似苏轼”卷地风来忽吹散”的奇想。 - 时空对照
(1)”南云白”与”北星稀”形成空间延展,类杜甫”星垂平野阔”。
(2)”拥梦飞”的迷离与”回风掠地”的凌厉构成时间张力,近温庭筠”鸡声茅店月”。 - 炼字精警
(1)”拥”字写声音包围感,”掠”字状风势疾速,较王维”草枯鹰眼疾”更富动感。
(2)”作”字赋予沙粒生命,如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传神。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之悲。”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范仲淹’四面边声连角起’更见行军苦况。”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