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闻鸽铃

姚燮

一鸽南飞斗正斜,欲催哀响作风笳。
清霜万屋人都睡,听尔无愁共几家。

拼音

yī gē nán fēi dǒu zhèng xié,yù cuī āi xiǎng zuò fēng jiā。
qīng shuāng wàn wū rén dōu shuì,tīng ěr wú chóu gòng jǐ jiā。

注释

  1. 鸽铃​​:系于鸽足的铃铛(《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家养群鸽,每放则系铃”),此处指夜鸽孤飞。
  2. ​​斗正斜​​:北斗星倾斜(《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指夜半时分。
  3. ​​风笳​​:风中胡笳声(杜甫”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喻鸽铃凄响。

译文

一只鸽子向南飞去,北斗星正斜挂天边,
它翅下的铃声哀哀,似要化作塞外胡笳。
清霜覆压千门万户,人们都已沉眠,
此时听你飞翔的——能有几家是无忧之人?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姚燮43岁客居北京时。诗人以”夜鸽孤飞”的意象,写寒夜中的飘零之感。”无愁几家”之问,既叹民生多艰,亦含对自身羁旅的感伤,较杜甫”戍鼓断人行”更显孤寂苍茫。

赏析

  1. 意象经营​​
    (1)”鸽铃”与”风笳”构成声音比喻,近李颀”胡雁哀鸣夜夜飞”。
    (2)”清霜万屋”的静态与”一鸽南飞”的动态形成反差,似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2. ​​社会关怀​​
    (1)”人都睡”写表面安宁,”共几家”揭内在疾苦,类白居易”是岁江南旱”。
    (2)”无愁”反问打破夜寂假象,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人襟怀。
  3. ​​炼字精警​​
    (1)”催”字赋予铃声主动性,”作”字写声音转化,较李贺”昆山玉碎凤凰叫”更富想象力。
    (2)”共”字以少总多,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精准传神。

评价

  1.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之恻。”
  2.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张祜’潮落夜江斜月里’更见乱世先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