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拼音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wàn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注释​

  1. ​​望湖楼​​:杭州西湖畔名楼(《梦粱录》载其”俯瞰全湖”)
  2. ​​翻墨​​:喻乌云如泼翻的墨汁(《历代名画记》”泼墨山水”技法)
  3. ​​跳珠​​:化用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听觉通感
  4. ​​水如天​​:暗合刘禹锡”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比喻系统

译文​

乌云如泼墨尚未掩住山峦,
白雨似跳珠杂乱蹦入船舷。
一阵狂风突然卷地而来,
望湖楼下湖水澄澈如天。

背景​

  • ​​时间​​:熙宁五年(1072年)夏(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 ​​历史背景​​:
    • 王安石变法推行期
    • 西湖疏浚工程筹备阶段
  • ​​文学动机​​:
    • 记录西湖骤雨奇观
    • 探索”瞬间美学”的诗歌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1. ​​色彩构图​​:
    • “黑云/白雨”的强烈对比
    • “水如天”的澄明留白
  2. ​​动态捕捉​​:
    • “翻墨-跳珠-卷地”的动词链
    • “忽吹散”的戏剧性转折
  3. ​​感官通联​​:
    • 视觉:墨色与珠光的交织
    • 听觉:雨声与风声的合奏

​​思想内涵​​:

  • “风云突变”的人生隐喻
  • “水天澄明”的精神境界
  • 传统山水诗的瞬间美学

评价​

  • ​​陆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老学庵笔记》)
  • ​​杨慎​​:”东坡诗中画,此首尤其绝”(《升庵诗话》)
  • ​​现代研究​​:
    • “宋代气象诗的代表作”(《宋诗气象学研究》)
    • “中国瞬间美学的典范”(《苏轼诗歌美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