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拼音

chūn xiāo yī kè zhí qiān jīn,
huā yǒu qīng xiāng yuè yǒu yīn。
gē guǎn lóu tái shēng xì xì,
qiū qiān yuàn luò yè chén chén。

注释​

  1. ​​春宵​​:典出《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2. ​​一刻千金​​:化用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 ​​月有阴​​:指月下花影(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意境)
  4. ​​歌管楼台​​:反映宋代勾栏文化(《东京梦华录》载”酒楼笙歌彻夜”)

译文​

春夜一刻可值千金,
鲜花散清香,月下留倩影。
楼台传来细细笙歌声,
院落秋千静悬在沉沉夜色中。

背景​

  • ​​时间​​:元丰元年(1078年)春(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 ​​历史背景​​:
    • 新法推行引发社会变革
    •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
  • ​​文学动机​​:
    • 捕捉盛世春夜意境
    • 探索”以俗为雅”的诗学实践

赏析​

​​艺术特色​​:

  1. ​​感官交响​​:
    • 嗅觉:”花香”的细腻捕捉
    • 听觉:”歌管”的远距离呈现
  2. ​​空间建构​​:
    • 垂直:”楼台-院落”的层次
    • 水平:”声-夜”的动静对比
  3. ​​语言创新​​:
    • “一刻千金”的市井语雅化
    • “细细沉沉”的叠词韵律

​​思想内涵​​:

  • “春宵”隐喻的及时行乐观
  • “声细细”的节制美学
  • 传统夜游诗的市民化转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