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拼音

dōng fēng niǎo niǎo fàn chóng guāng,
xiāng wù kōng méng yuè zhuǎn láng。
zhǐ kǒng yè shēn huā shuì qù,
gù shāo gāo zhú zhào hóng zhuāng。

注释​

  1. ​​崇光​​:指海棠花高贵的光泽(《楚辞》”光风转蕙”意境转化)
  2. ​​香雾​​:化用李商隐”夜合花开香满庭”的嗅觉描写
  3. ​​花睡去​​:拟人手法,典出《太真外传》”海棠睡未足”典故
  4. ​​红妆​​:双关美人妆容与海棠花色(《妆台记》”胭脂红妆”)

译文​

春风轻柔吹拂海棠泛着华光,
香雾迷蒙中月影转过回廊。
只怕夜深时分花儿睡去,
特意点燃高烛照亮她的红妆。

背景​

  • ​​时间​​:元丰三年(1080年)春(苏轼贬谪黄州初期)
  • ​​历史背景​​:
    • “乌台诗案”后的政治低谷
    • 黄州定慧院闲居时期
  • ​​文学动机​​:
    • 借海棠寄托生命热情
    • 探索”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赏析​

​​艺术特色​​:

  1. ​​拟人系统​​:
    • “花睡”的生命化表达
    • “红妆”的美学转喻
  2. ​​光影设计​​:
    • “崇光”与”烛照”的明暗呼应
    • “月转廊”的空间调度
  3. ​​感官通感​​:
    • 视觉:东风月影的光色流动
    • 嗅觉:香雾弥漫的氛围营造

​​思想内涵​​:

  • “秉烛赏花”的及时行乐观
  • “红妆不睡”的生命抗争意识
  • 传统咏物诗的主体性突破

评价​

  • ​​黄庭坚​​:”海棠诗至此,古今绝矣”(《山谷题跋》)
  • ​​杨万里​​:”以儿女情状物,愈俗愈雅”(《诚斋诗话》)
  • ​​现代研究​​:
    • “贬谪文学的美学巅峰”(《苏轼黄州时期创作研究》)
    • “宋代咏物诗的人格化典范”(《中国咏物诗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