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拼音
zhū què qiáo biān yě cǎo huā,
wū yī xiàng kǒu xī yáng xiá。
jiù shí wáng xiè táng qián yàn,
fēi rù xún cháng bǎi xìng jiā。
注释
- 乌衣巷:南京秦淮河畔古巷,东晋王导、谢安等贵族居所
- 朱雀桥:乌衣巷入口处的古桥
- 王谢:东晋两大豪门望族
- 寻常:普通
译文
朱雀桥边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西下。
当年在王谢豪门筑巢的燕子,如今飞进了普通百姓人家。
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期间。诗人途经南京,借六朝古都的兴衰抒写历史沧桑,是其《金陵五题》组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赏析
- 意象经营:
- 自然意象(野草/夕阳)的历史见证
- 动物意象(燕子)的时空穿梭者角色
- “堂前”与”百姓家”的空间对比
- 艺术特色:
- “野草花”与”夕阳斜”的衰败氛围营造
- 燕子视角的巧妙运用
- 二十八字中的完整历史叙事
- 思想内涵:
- 贵族特权的消解
- 历史变迁的必然性
- 超越阶级的永恒生命
评价
- 白居易读后”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 《唐诗别裁》评:”言浅而意深,语近而旨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