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苏轼

半醒半醉问诸黎,
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
家在牛栏西复西。

拼音

bàn xǐng bàn zuì wèn zhū lí,
zhú cì téng shāo bù bù mí。
dàn xún niú shǐ mì guī lù,
jiā zài niú lán xī fù xī。

注释​

  1. ​​被酒​​:醉酒状态(《史记》”被酒过市”典故)
  2. ​​诸黎​​:指子云、威徽、先觉、四黎四位海南友人(《琼州府志》载为苏轼贬儋时交游的当地文人)
  3. ​​牛矢​​:牛粪(《庄子·知北游》”道在屎溺”的化用)
  4. ​​西复西​​:双关地理方位与”西方净土”的佛教寓意

译文​

半醉半醒间询问几位黎族友人,
竹刺藤条让我步步迷失方向。
只能循着牛粪寻找归家之路,
我的家就在牛栏的西边再西边。

背景​

  • ​​时间​​:元符二年(1099年)春(苏轼儋州贬谪后期)
  • ​​历史背景​​:
    • 新党当政的元祐党禁
    • 苏轼与海南少数民族的密切交往
  • ​​文学动机​​:
    • 记录与黎族文人的真挚友谊
    • 探索”以俗为雅”的诗学实践

赏析​

​​艺术特色​​:

  1. ​​俚俗意象​​:
    • “牛矢”的日常物入诗
    • “西复西”的口语化表达
  2. ​​空间叙事​​:
    • “步步迷”的迷失感
    • “觅归路”的追寻结构
  3. ​​语言创新​​:
    • 黎族友人姓名的直接入诗
    • 醉态叙事的真实性呈现

​​思想内涵​​:

  • “道在寻常”的哲学思考
  • “文化交融”的进步意识
  • 传统纪行诗的俚俗化突破

评价​

  • ​​黄庭坚​​:”以牛矢入诗而愈见其雅”(《山谷题跋》)
  • ​​陆游​​:”海南风物,尽在此诗”(《老学庵笔记》)
  • ​​现代研究​​:
    • “民族交往的珍贵记录”(《苏轼与少数民族》)
    • “宋代纪行诗的俗雅转化典范”(《中国古代纪行诗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