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夹阻风·其五

苏轼

卧看落月横千丈,
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
人间何处不巉岩。

拼音

wò kàn luò yuè héng qiān zhàng,
qǐ huàn qīng fēng dé bàn fān。
qiě bìng shuǐ cūn yī cè guò,
rén jiān hé chù bù chán yán。

注释​

  1. ​​慈湖夹​​:在今安徽当涂(《太平府志》载”江流险处”)
  2. ​​半帆​​:侧风行驶(《船政全书》”半帆以避横风”)
  3. ​​欹侧​​:倾斜(《说文》”欹,侧倾也”)
  4. ​​巉岩​​:险峻山岩(《楚辞》”登巉岩而下望”),喻人生艰险

译文​

卧看残月横贯千里江面,
起身唤来清风张起半帆。
暂且沿着水村倾斜而过,
人间哪里不是险峻巉岩。

背景​

  • ​​时间​​: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苏轼自黄州移汝州途中)
  • ​​历史背景​​:
    • 乌台诗案后贬谪期满
    • 长江行船遇风险情状
  • ​​文学动机​​:
    • 记录行旅险境
    • 探索逆境中的生命态度

赏析​

​​艺术特色​​:

  1. ​​空间构图​​:
    • 横向:”千丈”落月的壮阔
    • 纵向:”欹侧”行船的动态
  2.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半帆/巉岩”的险境象征
    • 人生意象:”何处不巉岩”的普遍隐喻
  3. ​​语言锤炼​​:
    • “卧看/起唤”的动作对比
    • “且并”的从容语气

​​思想内涵​​:

  • “随遇而安”的处世智慧
  • “险中求进”的生命韧性
  • 传统行旅诗的哲理升华

评价​

  • ​​黄庭坚​​:”寻常行旅写得如许深刻”(《山谷题跋》)
  • ​​杨万里​​:”二十八字说尽江湖险”(《诚斋诗话》)
  • ​​现代研究​​:
    • “宋代行旅诗的代表作”(《宋代行旅文学研究》)
    • “苏轼逆境美学的典型文本”(《苏轼诗歌美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