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鲩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拼音
gāo yán xià chì rì,
shēn gǔ lái bēi fēng。
bò kāi qīng yù xiá,
fēi chū liǎng bái lóng。
luàn mò sàn shuāng xuě,
gǔ tán yáo qīng kōng。
yú liú huá wú shēng,
kuài xiè shuāng shí hóng。
wǒ lái bù rěn qù,
yuè chū fēi qiáo dōng。
dàng dàng bái yín què,
chén chén shuǐ jīng gōng。
yuàn suí qín gāo shēng,
jiǎo tà chì huàn gōng。
shǒu chí bái fú qú,
tiào xià qīng líng zhōng。
注释
- 开先漱玉亭:庐山名胜(《庐山志》载”李渤读书处”)
- 青玉峡:开先瀑布所在峡谷(《方舆胜览》”色如青玉”)
- 琴高生:传说中乘鲤仙人(《列仙传》载其事)
- 赤鲩公:红色大鲤鱼(《庄子》”鲩鱼出游从容”)
- 白芙蕖:白色莲花(佛教清净象征)
译文
高岩下烈日炎炎,深谷中悲风呼啸。
劈开青玉般峡谷,飞出两条白龙咆哮。
飞沫四散如霜雪,古潭映天摇碧霄。
余流滑润悄无声,奔泻双石涧道。
我到此地不忍离去,月出飞桥之东照。
空明如白银宫阙,幽深似水精龙宫。
愿随琴高仙人去,脚踏赤鲤凌空。
手持皎洁白莲花,跃入清泠水宫中。
背景
- 时间: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自黄州移汝州途经庐山)
- 历史背景:
- 乌台诗案后贬谪期满
- 庐山佛教文化鼎盛期
- 文学动机:
- 记录庐山瀑布奇观
- 探索”山水禅悟”的诗境
赏析
艺术特色:
- 动态描写:
- “擘开/飞出”的爆发力
- “乱沫/快泻”的流动感
- 光影效果:
- “月出飞桥”的明暗对比
- “白银阙/水精宫”的幻境营造
- 宗教意象:
- 道教:琴高骑鲤
- 佛教:白莲清泠
思想内涵:
- “自然伟力”的震撼体验
- “飞升解脱”的精神向往
- 传统山水诗的仙道境界
评价
- 黄庭坚:”笔力万钧,可敌太白”(《山谷题跋》)
- 陆游:”读之如临其境”(《入蜀记》)
- 现代研究:
- “宋代山水诗的巅峰之作”(《宋诗选注》)
- “宗教体验的诗意转化”(《苏轼与宗教》)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