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拼音
chūn fēng yí bù dào tiān yá,
èr yuè shān chéng wèi jiàn huā。
cán xuě yā zhī yóu yǒu jú,
dòng léi jīng sǔn yù chōu yá。
yè wén guī yàn shēng xiāng sī,
bìng rù xīn nián gǎn wù huá。
céng shì luò yáng huā xià kè,
yě fāng suī wǎn bù xū jiē。
注释
- 元珍:丁宝臣,字元珍,欧阳修友人(《宋史》载其任峡州判官)
- 山城:指夷陵(今湖北宜昌),欧阳修贬谪地
- 冻雷:早春寒雷(《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
- 洛阳花下客: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闻名
译文
春风似乎吹不到这天涯,
二月山城仍未见花开。
残雪压枝却还有橘果,
寒雷惊动竹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勾起乡思,
抱病迎来新年感叹物华。
曾是洛阳赏花客,
野花虽晚也不必嗟讶。
背景
- 时间:景祐四年(1037年)春(欧阳修贬夷陵次年)
- 历史背景:
- 因支持范仲淹被贬
- 夷陵地处偏远,气候寒冷
- 文学动机:
- 回应友人赠诗
- 抒写贬谪中的豁达襟怀
赏析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
- 空间:”天涯”与”洛阳”的远距对比
- 时间:”残雪”与”冻雷”的早春特征
- 意象选择:
- 自然意象:”橘/笋”的生命力象征
- 情感意象:”归雁”的思乡寄托
- 语言锤炼:
- “疑不到”的拟人化
- “不须嗟”的洒脱语气
思想内涵:
- “逆境自适”的人生态度
- “今昔对比”的生命感悟
- 传统贬谪诗的情感突破
评价
- 王安石:”结句豪放,有唐人风致”(《苕溪渔隐丛话》引)
- 叶梦得:”夷陵诗皆可传,此篇尤工”(《石林诗话》)
- 现代研究:
- “宋代贬谪诗转型代表作”(《宋诗流变》)
- “欧阳修诗歌成熟的标志”(《欧阳修诗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