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岳阳城里钟,
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
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
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
轻舟短楫去如飞。
拼音
wò wén yuè yáng chéng lǐ zhōng,
xì zhōu yuè yáng chéng xià shù。
zhèng jiàn kōng jiāng míng yuè lái,
yún shuǐ cāng máng shī jiāng lù。
yè shēn jiāng yuè nòng qīng huī,
shuǐ shàng rén gē yuè xià guī。
yī què shēng cháng tīng bù jìn,
qīng zhōu duǎn jí qù rú fēi。
注释
- 岳阳:今湖南岳阳,洞庭湖畔(《岳阳风土记》载其”江湖之会”)
- 空江:空旷的江面(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化用)
- 清辉:月光(张若虚”皎皎空中孤月轮”意象转化)
- 轻舟短楫:化用《楚辞》”桂棹兮兰枻”的船具描写
译文
卧听岳阳城里的钟声,
系舟在岳阳城下的树旁。
正见空阔江面明月升起,
云水苍茫迷失了江路方向。
夜深江月舞弄清冷光辉,
水上渔歌伴着月下归航。
一曲悠长听不尽兴,
轻舟短桨已去如飞一样。
背景
- 时间:景祐四年(1037年)秋(欧阳修贬夷陵途经岳阳)
- 历史背景:
- 北宋党争初起
- 洞庭湖航运繁忙
- 文学动机:
- 记录夜泊洞庭的体验
- 探索”迷途之美”的诗境
赏析
艺术特色:
- 视听交响:
- 听觉:”钟声/渔歌”的远近层次
- 视觉:”明月/云水”的光影变幻
- 空间建构:
- 垂直:”城钟-江月”的天地呼应
- 水平:”轻舟如飞”的动态延伸
- 语言锤炼:
- “弄”字赋予月光主动性
- “失江路”的哲学双关
思想内涵:
- “迷途即美”的审美发现
- “动静相生”的宇宙意识
- 传统行旅诗的空间革命
评价
- 黄庭坚:”二十八字中有万里之势”(《山谷题跋》)
- 范成大:”洞庭诗此篇最得夜泊神韵”(《吴船录》)
- 现代研究:
- “宋代山水诗的视听典范”(《宋诗的自然观》)
- “空间诗学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空间诗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