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拼音
jú cù cháng bēi lèi chǔ qiú,
qiān liú hái tàn xué qí yōu。
jiāng shēng bù jìn yīng xióng hèn,
tiān yì wú sī cǎo mù qiū。
wàn lǐ jī chóu tiān bái fà,
yī fān hán rì guò huáng zhōu。
jūn kàn chì bì zhōng chén jì,
shēng zǐ hé xū sì zhòng móu!
注释
- 楚囚:典出《左传》,指被俘的楚国人(喻处境窘迫)
- 齐优:齐国优伶(《史记》载孔子在齐闻韶乐,此处反用)
- 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志》载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 赤壁:黄州赤壁(苏轼《赤壁赋》写作地,非真实古战场)
译文
常悲局促如楚囚,
辗转流徙叹齐优。
江声难尽英雄恨,
天意无情草木秋。
万里漂泊添白发,
孤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成陈迹,
生子何必似仲谋!
背景
- 时间:乾道六年(1170年)秋(陆游46岁赴夔州通判任途经黄州)
- 历史背景:
- 南宋”隆兴和议”后北伐无望
- 陆游因主战被外放地方
- 文学动机:
- 借古讽今抒写英雄失路之悲
- 反思历史功名的虚幻
赏析
艺术特色:
- 时空交织:
- 历史空间:”赤壁/仲谋”的英雄记忆
- 现实空间:”寒日黄州”的羁旅场景
-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江声/草木”的永恒对照
- 历史意象:”陈迹”的虚无象征
- 语言锤炼:
- “不尽恨”的绵长张力
- “何须”的愤激反语
思想内涵:
- “英雄失路”的时代悲慨
- “历史虚无”的深刻反思
- 传统羁旅诗的境界突破
评价
- 刘克庄:”放翁过黄州作,气压东坡”(《后村诗话》)
- 纪昀:”沉郁顿挫,得老杜神髓”(《四库全书总目》)
- 现代研究:
- “南宋羁旅诗代表作”(《宋诗史》)
- “历史反思的诗性表达”(《陆游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