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拼音
yāo jiān yǔ jiàn jiǔ diāo líng,
tài xī yān rán wèi lè míng。
lǎo zǐ yóu kān jué dà mò,
zhū jūn hé zhì qì xīn tíng。
yī shēn bào guó yǒu wàn sǐ,
shuāng bìn xiàng rén wú zài qīng。
jì qǔ jiāng hú bó chuán chù,
wò wén xīn yàn luò hán tīng。
注释
- 燕然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破匈奴后刻石记功
- 新亭泣:典出《世说新语》东晋士人新亭对泣,喻空谈误国
- 绝大漠:穿越沙漠(《汉书》载霍去病”绝大漠”击匈奴)
- 新雁:初秋南飞雁(《月令》”仲秋之月鸿雁来”)
译文
腰间羽箭久已凋零,
长叹燕然未刻功名。
老夫尚能穿越沙漠,
诸君何至新亭涕零。
一身报国万死不辞,
双鬓对人不再返青。
记住这江湖泊船处,
卧听新雁落寒汀声。
背景
- 时间:淳熙十三年(1186年)秋(陆游62岁闲居山阴时)
- 历史背景:
- 南宋”隆兴和议”后偏安已成
- 陆游北伐主张屡遭压制
- 文学动机:
- 抒写烈士暮年之志
- 讽刺朝士空谈误国
赏析
艺术特色:
- 意象系统:
- 武器意象:”羽箭凋零”的功业幻灭
- 自然意象:”新雁寒汀”的时令忧思
- 情感结构:
- 从”太息”到”万死”的悲壮递进
- “卧闻”的含蓄收束
- 语言锤炼:
- “犹堪”的倔强表达
- “无再青”的生命痛感
思想内涵:
-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士人担当
- “空谈误国”的深刻批判
- 传统述志诗的精神突破
评价
- 刘克庄:”十四字(一身句)可裂金石”(《后村诗话》)
- 纪昀:”忠愤之气,落笔辄鸣”(《四库全书总目》)
- 现代研究:
- “南宋爱国诗巅峰之作”(《宋诗史》)
- “士大夫精神的诗性丰碑”(《陆游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