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堂上饮,日西未云散。
主人解客意,亟置肴与膳。
清觞溢壶榼,素俎列鲜脔。
呼儿具梨栗,时亦荐甘软。
况当风物佳,倚徙檐际见。
园禽语格磔,庭树华璀璨。
共言此欢趣,天理宜无间。
胡为浪自苦,得丧才毫芒。
拼音
rì chū táng shàng yǐn,
rì xī wèi yún sàn。
zhǔ rén jiě kè yì,
jí zhì yáo yǔ shàn。
qīng shāng yì hú kē,
sù zǔ liè xiān luán。
hū ér jù lí lì,
shí yì jiàn gān ruǎn。
kuàng dāng fēng wù jiā,
yǐ xǐ yán jì jiàn。
yuán qín yǔ gé zhé,
tíng shù huá cuǐ càn。
gòng yán cǐ huān qù,
tiān lǐ yí wú jiàn。
hú wéi làng zì kǔ,
dé sàng cái háo máng。
注释
- 格磔:鸟鸣声(《文选》”磔磔云霄间”)
- 壶榼:酒器(《周礼》”梓人为饮器”)
- 鲜脔:切块的鲜肉(《礼记》”脍炙处外”)
- 毫芒:喻极微小(《庄子》”秋毫之末”)
译文
日出时分堂上饮宴,
日偏西时仍未散席。
主人深解宾客心意,
急忙备好佳肴美食。
清酒满溢壶杯之中,
素盘盛满新鲜肉块。
唤儿端来梨栗果品,
不时奉上甘甜软食。
何况正值风物美好,
徘徊檐下举目可见。
园中禽鸟磔磔鸣叫,
庭前树木花光璀璨。
共言此般欢愉情趣,
天理本该无有间隙。
为何徒然自寻苦恼,
得失不过毫末之间。
背景
- 时间:元丰二年(1079年)(王安石退隐钟山时期)
- 历史背景:
- 新法全面废止后政治理想破灭
- 北宋士大夫”中隐”文化盛行
- 文学动机:
- 通过宴饮抒写人生感悟
- 调和儒家进取与道家超脱
赏析
艺术特色:
- 时空铺陈:
- 时间:日出→日西→持续欢宴
- 空间:堂上→檐际→庭园
- 感官矩阵:
- 味觉:”甘软”果品
- 听觉:”格磔”鸟鸣
- 视觉:”璀璨”花树
思想内涵:
- “天理无间”的理学思考
- “得丧毫芒”的得失观解构
- 传统宴饮诗的哲学突破
评价
- 朱熹:”荆公晚作,颇得邵雍安乐窝意趣”(《朱子语类》)
- 刘辰翁:”半山此篇,可续陶潜《饮酒》”(《须溪评点》)
- 现代研究:
- “北宋士大夫精神转型的诗意见证”(《王安石晚年思想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