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拼音

chūn fēng qǔ huā qù,
chóu wǒ yǐ qīng yīn。
yì yì bēi lù jìng,
jiāo jiāo yuán wū shēn。
chuáng fū měi xiǎo xī,
zhàng jù huò yōu xún。
wéi yǒu běi shān niǎo,
jīng guò yí hǎo yīn。

注释​

  1. ​​半山​​:王安石晚年退隐处(今南京紫金山麓)
  2. ​​床敷​​:铺设的坐榻(《晋书》”敷重篾席”)
  3. ​​杖屦​​:拄杖漫步(《礼记》”君子杖屦”)
  4. ​​好音​​:悦耳鸟鸣(《诗经》”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译文​

春风将春花带走,
却回报我清凉树荫。
浓荫覆盖陂塘小路更显静谧,
枝叶交错掩映园屋愈觉幽深。
常在坐榻短暂休憩,
偶拄竹杖独自探寻。
唯有北山飞过的鸟儿,
途经时留下美妙啼鸣。

背景​

  • ​​时间​​: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彻底退出政坛后)
  • ​​历史背景​​:
    • 新法全面废止的政治幻灭
    • 北宋文人”中隐”文化的成熟
  • ​​文学动机​​:
    • 探索自然与心灵的补偿关系
    • 实践”平淡”诗学理想

赏析​

​​艺术特色​​:

  1. ​​意象经营​​:
    • 动态平衡:”取花”与”酬阴”的物候交易
    • 空间层次:由陂路→园屋→北山的视线推移
  2. ​​声韵设计​​:
    • “翳翳””交交”的叠词运用
    • “静””深””息””寻”的闭口韵营造幽寂感

​​思想内涵​​:

  • “以阴偿花”的自然哲理
  • “杖屦幽寻”的隐逸美学
  • 传统即景诗的禅意升华

评价​

  • ​​叶梦得​​:”二十字中见无限天地”(《石林诗话》)
  • ​​方回​​:”半山绝句,此篇为冠”(《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空间美学的典范”(《宋诗空间叙事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