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拼音
péng hāo jīn rì xiǎng fēn pī,
zhǒng shàng qiū fēng yòu yī chuī。
miào zhì bù wéi píng shì dé,
wēi yán wéi yǒu gù rén zhī。
lú shān nán duò dāng shū àn,
pén shuǐ dōng lái rù jiǔ zhī。
chén jì kě lián suí shǒu jìn,
yù huān wú fù sì dāng shí。
注释
- 王逢原:王令,王安石挚友(《宋史》载其”才高命短”)
- 妙质:美质(《楚辞》”怀质抱情”的化用)
- 湓水:今龙开河(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同源)
- 随手尽:化用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译文
今日料想坟头蓬蒿纷乱,
冢上秋风再次吹起。
卓越才质不为当世所用,
精微言论唯有故友知晓。
庐山南倾权当书案,
湓水东流注入酒杯。
往日痕迹可怜随逝而尽,
欲寻欢愉再难似旧时。
背景
- 时间:嘉祐四年(1059年)(王令去世次年)
- 历史背景:
- 北宋科举制度下的才士沉沦
- 江西文人群体惺惺相惜
- 文学动机:
- 悼念早逝的文学知己
- 批判”平世不纳英才”的社会现实
赏析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
- 当下:蓬蒿秋风中的孤坟
- 往昔:庐山湓水间的豪饮
- 意象经营:
- 自然意象:秋风(肃杀)→山水(永恒)
- 人文意象:书案(才学)→酒卮(情谊)
思想内涵:
- “妙质不遇”的才士悲剧
- “微言独知”的知己境界
- 传统悼亡诗的社会批判维度
评价
- 刘克庄:”王逢原地下得此,可无憾”(《后村诗话》)
- 钱钟书:”宋人悼友诗中的《思旧赋》”(《谈艺录》)
- 现代研究:
- “11世纪知识分子命运的诗意写照”(《宋代文人群体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