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淅报官府,敢云王事迟。
夜发鄂渚宿,朝饭汉阳炊。
追送烦亲旧,杯觞愧路岐。
平生几两屐,慎勿叹差池。
拼音
jiē xī bào guān fǔ,
gǎn yún wáng shì chí。
yè fā è zhǔ sù,
cháo fàn hàn yáng chuī。
zhuī sòng fán qīn jiù,
bēi shāng kuì lù qí。
píng shēng jǐ liǎng jī,
shèn wù tàn chā chí。
注释
- 接淅:捧着淘湿的米(《孟子》”接淅而行”典故)
- 鄂渚:今武汉武昌江畔(《楚辞·九章》”乘鄂渚而反顾兮”)
- 汉阳:今武汉汉阳区(与武昌隔江相望)
- 几两屐:人生所穿屐数(《晋书》阮孚”未知一生能著几量屐”)
- 差池:差错(《诗经·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译文
捧着湿米向官府复命,
岂敢说王事有所迟延。
夜间从鄂渚启程,
清晨在汉阳炊饭。
劳亲友追来相送,
杯酒愧对歧路分别。
人生能穿几双木屐,
切莫叹息路途坎坷。
背景
- 时间:崇宁元年(1102年)(黄庭坚赴太平州任途中)
- 历史背景:
- 蔡京当权后的政治高压
- 北宋官员频繁调任制度
- 文学动机:
- 记录仓促赴任的真实经历
- 探索五古的纪实性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 时空压缩:
- 时间:夜发→朝饭(12小时行程)
- 空间:鄂渚→汉阳(长江两岸对渡)
- 用典密度:
- 四联用四典(接淅/鄂渚/几两屐/差池)
- 典中见真性情
思想内涵:
- “接淅而行”的仕宦无奈
- “几两屐”的生命觉悟
- 传统纪行诗的人生思考
评价
- 洪迈:”实录中见风骨”(《容斋随笔》)
- 方回:”五言至此,洗尽铅华”(《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官员赴任诗的历史标本”(《宋代纪行诗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