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
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
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黄州副使坐闲散,谏疏无路通银台。
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袜生埃。
次山醉魂招彷佛,步入寒溪金碧堆。
洗湔尘痕饮嘉客,笑倚武昌江作罍。
谁知文章照今古,野老争席渔争隈。
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
琢磨十年烟两晦,摸索一读心眼开。
谪去长沙忧鵩入,归来杞国痛天摧。
玉堂却对邓公直,北门换仗听风雷。
山川悠远莫浪许,富贵峥嵘今鼎来。
万壑松声如在耳,意不及此文生哀。
拼音
màn láng jiāng nán jiǔ yǐn chù,
gǔ mù cān tiān yīng shǒu zāi。
shí ào wéi zūn zhuó huā niǎo,
zì xǔ zuò dǐng tiáo yán méi。
píng shēng sì hǎi sū tài shǐ,
jiǔ jiāo bù xià xiōng cuī wéi。
huáng zhōu fù shǐ zuò xián sǎn,
jiàn shū wú lù tōng yín tái。
yīng wǔ zhōu qián nòng míng yuè,
jiāng fēi qǐ wǔ wà shēng āi。
cì shān zuì hún zhāo fǎng fú,
bù rù hán xī jīn bì duī。
xǐ jiān chén hén yǐn jiā kè,
xiào yǐ wǔ chāng jiāng zuò léi。
shéi zhī wén zhāng zhào jīn gǔ,
yě lǎo zhēng xí yú zhēng wēi。
dèng gōng lè míng liú kè huà,
kū tī yín gōu xǐ lǜ tái。
zuó mo shí nián yān liǎng huì,
mō suǒ yī dú xīn yǎn kāi。
zhé qù cháng shā yōu fú rù,
guī lái qǐ guó tòng tiān cuī。
yù táng què duì dèng gōng zhí,
běi mén huàn zhàng tīng fēng léi。
shān chuān yōu yuǎn mò làng xǔ,
fù guì zhēng róng jīn dǐng lái。
wàn hè sōng shēng rú zài ěr,
yì bù jí cǐ wén shēng āi。
注释
- 漫郎:元结自号(借指苏轼)
- 盐梅:宰相之责(《尚书》”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银台:宋门下省(代指朝廷)
- 江妃:水中女神(《列仙传》载”江妃二女”)
- 邓公:邓润甫,曾刻苏轼《西山诗》(《续资治通鉴》载其事)
- 鵩入:贾谊谪长沙见鵩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杞国天摧:杞人忧天典故(《列子·天瑞》)
译文
江南酒隐处那位放浪郎君,
参天古木定是亲手栽成。
以石凹为杯酌饮花鸟,
自许能作鼎鼐调和盐梅。
平生纵横四海的苏太史,
酒浇不灭胸中块垒峥嵘。
黄州团练副使闲散度日,
谏言无路上达银台。
鹦鹉洲前赏玩明月,
江妃起舞罗袜生尘。
恍惚招来元结醉魂,
步入寒溪金碧楼台。
洗净尘痕宴请佳客,
笑倚长江权作酒罍。
谁知文章光耀今古,
野老争席渔夫争隈。
邓公刻石留存墨迹,
银钩铁画洗尽绿苔。
十年晦暗烟云笼罩,
一读顿觉心眼豁开。
谪居长沙忧见鵩鸟,
归来惊闻杞国天摧。
玉堂却对邓公耿直,
北门换仗如听风雷。
山川悠远莫轻许诺,
富贵峥嵘今朝鼎来。
万壑松声犹在耳畔,
意绪难平文生悲哀。
背景
- 时间: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结束黄州贬谪返京后)
- 历史背景:
- 元祐更化初期政治生态
- 苏轼《武昌西山》原唱的社会影响
- 文学动机:
- 通过次韵完成三重对话:
- 与苏轼的文学对话
- 与元结的历史对话
- 与当代政治的现实对话
- 通过次韵完成三重对话:
赏析
艺术特色:
-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古木/寒溪/万壑松(永恒性)
- 人文意象:石尊/银钩/北门仗(政治性)
- 神话意象:江妃/醉魂(超越性)
思想内涵:
- “酒浇块垒”的士人困境
- “银钩洗苔”的文学力量
- “北门风雷”的政治隐喻
评价
- 张耒:”熔铸古今,气压江海”(《明道杂志》)
- 方回:”二十四韵含一部《离骚》”(《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次韵诗的巅峰之作”(《中国次韵文学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