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
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拼音
chā jí biān lí jǐn hù chí,
yǎng chéng hán bì yìng lián yī。
qīng fēng lüè dì qiū xiān dào,
chì rì xíng tiān wǔ bù zhī。
jiě tuò shí wén shēng sù sù,
fàng shāo chū jiàn yǐng lí lí。
guī xián wǒ yù pín lái cǐ,
zhěn diàn réng jiào dào chù suí。
注释
- 插棘编篱:用荆棘编成篱笆(《诗经·豳风》”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 寒碧:竹色青翠(《酉阳杂俎》”竹色寒碧”)
- 解箨:竹笋脱壳(《齐民要术》”竹笋解箨”)
- 放梢:竹枝伸展(《笋谱》”及梢放而叶布”)
- 枕簟:竹制卧具(《礼记》”簟席安体”)
译文
插棘编篱细心护持,
养成翠竹映照清漪。
清风掠地先送秋意,
烈日当空不觉午时。
脱壳时闻簌簌声响,
展枝初见疏影参差。
归隐后要常来此地,
随身携带竹枕凉席。
背景
- 时间:元丰六年(1083年)(黄庭坚任太和知县时)
- 历史背景:
- 北宋文人园林文化兴盛
- 江西竹类种植传统
- 文学动机:
- 记录种竹生活情趣
- 探索咏物诗的日常化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 生长叙事:诗句生长阶段感官体验插棘编篱栽培期视觉(寒碧)解箨放梢生长期听觉(簌簌)归闲频来收获期触觉(枕簟)
- 时空体验:
- 微观时间:午不知→秋先到
- 空间层次:地→天→影
思想内涵:
- “寒碧涟漪”的审美意境
- “秋先到”的物候敏感
- 传统咏竹诗的生活化转向
评价
- 杨万里:”字字入画,句句有竹”(《诚斋诗话》)
- 方回:”咏竹七律,当为宋人第一”(《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植物审美的典范文本”(《宋代咏物文学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