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
戴老作瘦牛,平田千顷荒。
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
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拼音
hán shēng huà féi mǎ,
lì zhàng yǒu huī guāng。
dài lǎo zuò shòu niú,
píng tián qiān qǐng huāng。
hú sù gào zhǔ rén,
shí yǐ jìn jīn lì。
qǐ wǒ yī mù tóng,
lín jiān tīng héng dí。
注释
- 李亮功:李公麟,字伯时,号亮功(《宣和画谱》载其”好画牛马”)
- 戴嵩:唐代画牛名家(《唐朝名画录》载其”画牛穷其野性”)
- 立仗马:宫廷仪仗马(《新唐书·仪卫志》”仗马八匹”)
- 觳觫:牛恐惧颤抖貌(《孟子》”吾不忍其觳觫”)
- 横笛:牧童吹笛(《晋书·桓伊传》”弄笛为《梅花三弄》”)
译文
韩干画肥硕骏马,
立为仪仗有荣光。
戴嵩绘瘦瘠耕牛,
面对千顷荒地荒。
老牛颤抖告主人:
“筋力已尽实难当。
求赐一个牧童伴,
林间听笛慰残阳。”
背景
- 时间: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在京任职时)
- 历史背景:
- 北宋文人画理论成熟
- 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审美对立
- 文学动机:
- 借题画探讨艺术的社会功能
- 探索题画诗的寓言性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 意象对比:意象-象征意义;肥马-权贵阶层;瘦牛-劳动民众;横笛-精神慰藉
- 叙事视角:
- 画家视角(韩干/戴嵩)
- 牛视角(觳觫告主)
- 隐含的士大夫视角
思想内涵:
- “千顷荒”的民生关怀
- “听横笛”的精神救赎
- 传统题画诗的社会批判维度
评价
- 邓椿:”题画至此,可谓入骨”(《画继》)
- 方回:”二十字含一部《孟子》”(《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艺术社会学的诗性表达”(《中国题画文学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