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

黄庭坚

十字供笼饼,一水试茗粥。
平生食肉相,萧然寄僧屋。
此君风致佳,著此数竿玉。
幽人夜不眠,月出寒更绿。

拼音

shí zì gōng lóng bǐng,
yī shuǐ shì míng zhōu。
píng shēng shí ròu xiàng,
xiāo rán jì sēng wū。
cǐ jūn fēng zhì jiā,
zhuó cǐ shù gān yù。
yōu rén yè bù mián,
yuè chū hán gèng lǜ。

注释​

  1. ​​无咎​​:晁补之,字无咎(苏门四学士之一)
  2. ​​与可竹​​:文同(字与可)所画墨竹(《图画见闻志》载其”善画墨竹”)
  3. ​​笼饼​​:蒸饼(《齐民要术》”十字坼者乃佳”)
  4. ​​茗粥​​:茶粥(《茶经》”茗粥”指茶汤浓稠)
  5. ​​此君​​:竹的代称(《世说新语》”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

十字纹蒸饼充饥,
一瓢清水试茶粥。
平生本是食肉相,
而今萧然寄僧寮。
此君风姿最清雅,
添此数竿碧玉竹。
幽人夜半不能眠,
月出寒竹更苍绿。

背景​

  • ​​时间​​: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在京雅集时)
  • ​​历史背景​​:
    • 元祐文人书画交流鼎盛
    • 墨竹题材的文人化进程
  • ​​文学动机​​:
    • 唱和苏轼题画诗
    • 探索”以禅入画”的美学

赏析​

​​艺术特色​​:

  1. ​​意象组合​​:​​意象​​​​象征意义​​笼饼茗粥清贫生活数竿玉竹高洁品格月出寒绿禅意境界
  2. ​​时空结构​​:
    • 日间:物质生活(前四句)
    • 夜间:精神世界(后四句)

​​思想内涵​​:

  • “食肉相”到”寄僧屋”的转变
  • 墨竹作为精神寄托的物化
  • 传统题画诗的禅意升华

评价​

  • ​​惠洪​​:”二十字具三昧”(《冷斋夜话》)
  • ​​方回​​:”咏竹诗古今第一”(《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文人画理论的诗性实践”(《中国题画文学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