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
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
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
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
不妨桃李用年华。

拼音

lián kōng chūn xuě míng rú xǐ,
hū yì jiāng qīng shuǐ jiàn shā。
yè tīng shū shū huán mì mì,
xiǎo kàn zhěng zhěng fù xié xié。
fēng huí gòng zuò pó suō wǔ,
tiān qiǎo néng kāi qǐng kè huā。
zhèng shǐ jìn qíng hán zhì gǔ,
bù fáng táo lǐ yòng nián huá。

注释​

  1. ​​广平公​​:宋庠,封广平郡公(《宋史》载其”以文雅著称”)
  2. ​​春雪​​:反常气候(《宋史·五行志》载元祐二年春雪)
  3. ​​婆娑舞​​:雪随风舞(《诗经》”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4. ​​顷刻花​​:喻雪花(《韩诗外传》”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译文​

漫天春雪明净如洗,
忽忆江清沙石可见。
夜听雪声疏又密,
晨观雪态整复斜。
风回共作翩跹舞,
天工能开瞬息花。
纵使严寒透筋骨,
不妨桃李待芳华。

背景​

  • ​​时间​​:元祐二年(1087年)春(黄庭坚在京任著作佐郎时)
  • ​​历史背景​​:
    • 元祐更化初期的政治气候
    • 反常春雪引发的天人感应说
  • ​​文学动机​​:
    • 借雪景寄寓政治关怀
    • 探索咏物诗的隐喻表达

赏析​

​​艺术特色​​:

  1. ​​视听通感​​:​​感官​​​​诗句​​​​表现手法​​视觉明如洗/整整斜斜空间构图听觉疏疏密密声音摹写联觉寒至骨/用年华心理投射
  2. ​​结构设计​​:
    • 前四句:雪景实写(空间→时间)
    • 后四句:哲理升华(自然→人生)

​​思想内涵​​:

  • “天巧顷刻”的造化神奇
  • “不妨桃李”的辩证智慧
  • 传统咏物诗的政治隐喻

评价​

  • ​​叶梦得​​:”咏春雪古今绝唱”(《石林诗话》)
  • ​​方回​​:”二十八字含一部《周易》”(《瀛奎律髓》)
  • ​​现代研究​​:
    • “宋代气候书写的政治隐喻”(《宋代文学与自然研究》)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