酺池寺,汤饼一斋盂,曲肱懒著书。
骑马天津看逝水,满船风月忆江湖。
往时尽醉冷卿酒,侍儿琵琶春风手。
竹间一夜鸟声春,明朝醉起雪塞门。
当年闻说冷卿客,黄须邺下曹将军。
挽弓石八不好武,读书卧看三峰云。
谁怜相逢十载後,釜里生鱼甑生尘。
冷卿白首大官寺,樽前不复如花人。
曹将军,江湖之上可相忘,舂鉏对立鸳鸯双。
无机与游不乱行,何时解缨濯沧浪。
唤取张侯来平章,烹茶煮饼坐僧房。
拼音
pú chí sì, tāng bǐng yī zhāi yú, qū gōng lǎn zhù shū.
qí mǎ tiān jīn kàn shì shuǐ, mǎn chuán fēng yuè yì jiāng hú.
wǎng shí jìn zuì lěng qīng jiǔ, shì ér pí pá chūn fēng shǒu.
zhú jiān yī yè niǎo shēng chūn, míng cháo zuì qǐ xuě sāi mén.
dāng nián wén shuō lěng qīng kè, huáng xū yè xià cáo jiāng jūn.
wǎn gōng shí bā bù hǎo wǔ, dú shū wò kàn sān fēng yún.
shuí lián xiāng féng shí zǎi hòu, fǔ lǐ shēng yú zèng shēng chén.
lěng qīng bái shǒu dà guān sì, zūn qián bù fù rú huā rén.
cáo jiāng jūn, jiāng hú zhī shàng kě xiāng wàng, chōng chú duì lì yuān yāng shuāng.
wú jī yǔ yóu bù luàn xíng, hé shí jiě yīng zhuó cāng láng.
huàn qǔ zhāng hóu lái píng zhāng, pēng chá zhǔ bǐng zuò sēng fáng.
注释
- 酺池寺: 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汤饼: 一种面食,类似现在的面条。
- 斋盂: 僧人用的食器。
- 曲肱: 弯曲手臂当枕头,形容悠闲自在。
- 天津: 指洛阳的天津桥。
- 冷卿: 指冷世光,黄庭坚的朋友。
- 邺下曹将军: 指曹操,这里借指曹子方。
- 石八: 指石延年,字曼卿,排行第八。
- 三峰云: 指华山的三座山峰。
- 釜里生鱼: 形容生活贫困,锅里都生了鱼(因为长期不用)。
- 甑生尘: 形容生活贫困,蒸饭的器具都生了灰尘。
- 舂鉏: 农具,这里指农耕生活。
- 鸳鸯双: 比喻夫妻恩爱。
- 解缨: 解下冠缨,指辞官。
- 濯沧浪: 用沧浪之水洗帽缨,指隐居。
- 张侯: 可能指张耒,黄庭坚的朋友。
- 平章: 品评,讨论。
译文
在酺池寺,一碗汤饼当作斋饭,曲臂为枕懒得写书。
骑马到天津桥上看流水逝去,满船的风月让我回忆起江湖。
往昔尽情痛饮冷卿的美酒,侍儿弹奏琵琶如春风拂手。
竹林间一夜鸟鸣报春,明朝醉醒却发现大雪堵门。
当年听说冷卿的客人,是那位黄胡子的邺下曹将军。
能挽强弓的石八不好武事,只爱读书卧看华山云。
谁料相逢十年之后,锅里生鱼甑上积尘。
冷卿白发苍苍在大官寺,酒樽前再没有如花的美人。
曹将军啊,在江湖之上可否相忘?像舂鉏对立的鸳鸯成双。
无机心交游不胡乱行事,何时才能解下官缨濯足沧浪?
唤来张侯一起品评,烹茶煮饼坐在僧房。
背景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曹子方是黄庭坚的朋友,曾任武职,后隐居。诗中提到的冷卿、石八(石延年)、张侯(可能指张耒)都是黄庭坚的友人。当时新旧党争激烈,黄庭坚虽在朝为官,但内心向往隐居生活,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杂言体式,句式长短不一,自由洒脱。
- 语言质朴自然,多用白描手法。
- 意象丰富,如”满船风月”、”竹间鸟声”等,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 用典自然,如”邺下曹将军”、”濯沧浪”等,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 情感表达:
- 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 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思想内涵:
- 表达了仕与隐的矛盾心理。
- 体现了黄庭坚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评价
- 宋代诗评家认为此诗”格高意远”,体现了黄庭坚”以俗为雅”的诗歌特色。
- 清代学者认为此诗”杂言中见章法”,是黄庭坚杂言诗的代表作之一。
- 现代研究者认为此诗反映了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