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天和寺

苏轼

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
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头。
水落见山石,尘高昏市楼。
临风莫长啸,遗涕浩难收。

拼音

yuǎn wàng ruò kě ài,zhū lán bì wǎ gōu。
liáo wéi yī zhù zú,qiě wèi bǎi huí tóu。
shuǐ luò jiàn shān shí,chén gāo hūn shì lóu。
lín fēng mò cháng xiào,yí tì hào nán shōu。

注释

  1. 扶风:今陕西扶风县(北宋属凤翔府)
  2. 天和寺:唐代古寺(贞观年间建)
  3. 遗涕:落泪(典出《诗经》”涕泗滂沱”)
  4. 长啸:阮籍”穷途之哭”典故

译文

远望寺宇颇为壮观,红栏绿瓦檐沟交错。
姑且驻足片刻,慰藉多次回望之情。
水位下降显露山石,尘土飞扬遮蔽市楼。
迎风莫要放声长啸,只怕涕泪滂沱难收。

背景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27岁任凤翔府判官时。通过天和寺今昔对比,抒发历史沧桑之感,是其早期怀古诗代表作。

赏析

  1. 对比手法:
  • 色彩对比(朱栏/碧瓦)
  • 空间对比(远望/近观)
  • 今昔对比(寺景/市尘)
  1. 情感递进:
  • 由”可爱”的欣赏
  • 到”驻足”的沉思
  • 终至”遗涕”的悲慨
  1. 用典特色:
  • “长啸”的魏晋风度
  • “遗涕”的诗经意象

评价

  1. 宋·苏辙:”兄长此作,已具老杜气骨。”
  2. 明·胡应麟:”‘尘高昏市楼’五字,写尽盛衰之变。”
  3. 清·王文诰:”结句沉痛,直逼《黍离》之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